美文网首页
写作中的“你”“我”“他(她)”

写作中的“你”“我”“他(她)”

作者: 再见山茶 | 来源:发表于2019-04-05 06:35 被阅读0次

作者写作时通常有三个立脚点: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用不同的人称进行写作,其写作特点和所起的作用、效果也有所差别。

根据所写文章体裁选择恰当的人称,是需要明晰的写作细节问题。

1.第一人称

以第一人称为写作立脚点的文章,即写作者从“我”出发把自己露出在文章里。

最常见的文体如日记、自传等,有些虚拟小说也会选用第一人称进行写作。

但在写别人的情形时,第一人称有时候会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此外,用第一人称写作需要注意的是,全文必须做到统一。

尤其是在人物和地方的称呼上,要体现出“我”的立场。

比如张三称呼李四为“大哥”,不叫“李四”,

可是在王五口中说出来,在李四面前叫“你”或“李四兄”,

不在一处时,就要叫“李四”或“他”了。

同一个地方,因立场不同,可以称“这里”,也可以称“那里”。

写作时要注意人和地方和作者的地位要前后一致,不能混乱不统一,

以免让读者产生模糊不清,不知所云的感觉。

2.第二人称

第二人称的写作更像对话,是从“你”出发的,也就是读者的角度。

这类文章最常见的如书信、祝辞等。

第二人称的写作需要对话双方的互动,是一个更换立脚点的过程。

因此,这类文章不需要全文的立脚点统一,

在心理层的叙述上也有自身的不便之处,无法彻底表达出来。

有些文章也会对人称进行互换,如原本该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写的,却故意用第二人称来写。

如“快乐使你健康,烦恼损坏你的健康”,这里的“你”是泛指的一般人,也包括“我”在内。

将句中的“你”换成“我(们)”,也没有什么不妥。

只要与文章进行接触的,都可以作为作者的对手。

因此,作者对读者不妨称“你”,要比泛称的“人”来得亲切。

3.第三人称

第三人称应该是三个立脚点中自由度最高的,多以“他(她)”或人的名字进行写作。

这类文章多采用两种写作态度:客观和全知。

客观是指知道什么写什么,看到什么写什么,不进行想象和揣测。

全知是指在客观基础上,加入想象、揣测,表示他无所不知。

从上帝视角下手,好像作者已参透了所有人物的内心,因此无所不知。

这在小说、传记和历史题材的写作中较常使用,这样才能自圆其说,不受拘束。

当然,尽管以全知的态度进行叙述,但写作的内容也不能无边无际,信马由缰。

需要在直接经验、间接经验基础上,综合各方资源,有依据的进行创作。

相关文章

  • 写作中的“你”“我”“他(她)”

    作者写作时通常有三个立脚点: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用不同的人称进行写作,其写作特点和所起的作用、效果也有...

  • [写作教学] “你”“我”“他(她)”中的小乾坤

    昨天,上了一节微写作课,具体步骤是叫一名学生到黑板前写字,其他同学观察这名同学的动作、神态、表情等,然后将...

  • 你,我,他,她。

    若是有缘,时间空间都不是距离;若是无缘,终日相聚也无法会意。 ​​​✌

  • 你,我,她他……

    时间是14年的夏末,苍天如同一个热情着急的老人一样,把所有的温暖,送给这个威海小城。可她又是那么的害羞,拒绝了这所...

  • 你-我-他(她)

    分寸。 一个人如果知分寸,懂分寸,那就是万分迷人的。那种独特的气质会融合在自己的谈吐中,会在她的周围形成一种独特的...

  • 你、我、他、她

    偶遇一老友, 把那往事谈, 回忆扎心痛, 相拥叹昔时。 当年你风华正茂, 追女孩不遗余力, 傻事做了一大堆, 结局...

  • 你 我 她 他

    #就一点喜欢# 摄影

  • 他/她,你/我。

    一伞,或灰或黑;一雨,或急或缓。 他撑伞伫立,回眸,未笑。 她仅是看他,无言,微笑。 他转身离开,不留...

  • 你,我,他,她

    2017.1.6 最近有点烦 终于忍不住了,决定要开始写些什么,每到夜深人静,睡前总爱胡思乱想,脑袋里装了好多莫名...

  • 我,你,他,她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呃其实外面正下着雨,但是我觉得与她见面最好的时刻还是阳光明媚的午后。 她双手捧着那个她最喜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作中的“你”“我”“他(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ypu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