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阅读1小时,总计2329小时,第2260日
阅读《中国货币史》
唐代的币制,是承袭两晋南北朝的传统,流通手段以钱帛为主,黄金除宝藏手段外,有时也用作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白银在唐末五代渐占优势。
唐钱在名称上有很大的变革。唐以前的钱币,差不多都是以重量为名称,虽然名称已和重量不符,比如蜀汉的直百五铢,实重远远超过五铢,而许多轻小的五铢,却不够分量;然而究竟还保留着铜块货币的痕迹。自唐朝起,钱币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了,而改称宝,或通宝,或元宝,或其他什么宝,并冠以当时的年号。货币称宝是有其社会意义的,这就是货币的威力增大了。
唐钱中自然以开元钱为最重要。开元钱不仅在唐朝为最重要,而且在整个中国货币史上也有其特殊的重要性。除了前面所讲过的它对于中国钱币体制的革新以及其对于中国衡法的影响外,在货币流通上讲,它是仅次于五铢钱的。它是唐代几百年间的主要钱币,唐以后还流通了一千多年。而且开元钱的大小轻重是后来制钱的楷模
新月在外国有一定的意义。两角向上的仰月象征进步和成功,这是容易理解的,因为新月总是慢慢丰满下去,最后一定会团圆。希腊人就使用这种标志,科林斯的斯塔脱银币上间或就有新月。但钱币上用星文的比较多,如希腊、罗马、迦太基的钱币上都有使用星文的例子。罗马有一种银币的背面有一大的新月,月的上面和左右分列五颗六角星。也有新月孕着七颗星的。
西域货币影响中国货币的途径很多,除了通过外国货币在中国流通一事以外,还可以举出几条可能的途径:第一是波斯王裔卑路斯及其从者的来华。唐初中国同波斯的关系很密切,不但卑路斯来过中国,他的儿子泥涅斯也在中国住过许多年。中国的装饰艺术受过萨珊王朝晚期的影响。当时波斯和大食的钱币上都有星月,这种钱币有流入中国的。近代在新疆乌恰县有大量波斯晚期的银币出土,其中柯斯鲁二世的迪尔亨姆就有二百八十一枚。
许多开元钱含铜恐怕还不到百分之八十,因为有少数制作虽精整,看起来却发青白色,甚至有发灰蓝色的。历来民间相信:开元钱烧起来有水银出,并说可以治小儿急惊,其实流出来的是镴质,并不是水银。这点正说明开元钱的成色并不十分好。如果把各种开元钱加以化验一下,当可以决定开元、天宝年间的官炉钱。
史家好把汉唐并称,那是从国力、军事力量以及对外的威信来讲的。其实在货币制度方面也可以并提。汉代自武帝元狩五年起,一直用五铢钱,三百多年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动。唐代自武德四年起一直用开元通宝钱,两三百年间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变动。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无独有偶。这是一种优越的货币制度,短期的变动和一些私铸问题不能归罪于货币制度本身。
笏是古代统治阶级所不离身的东西。帝王用玉笏,诸侯用牙笏,士大夫用竹笏。帝王有话,士大夫即写在笏上。玉笏为珽,金属笏就称为铤
在金银的进出口方面,南洋一带的金价偏低,黄金可能有少数流入。日本黄金也有流入中国,这就证明日本的金银比价不是一比十。中国的白银可能有流入西域一带,那里主要用白银,银价大概偏高。但所有这些进出,即使分析得不错,规模也是不大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