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如有雷同,纯属抄袭。
嘿,饺子馆开业三天了,生意并没有大家头脑里演绎得那么火爆。临街新建的一排临时房做成的铺面虽然临近几万人的大工厂,但临近一米也是临近,临近一百米也是临近,但对于了人来说,走一米是走,走一百米可就不同了,特别是对于在厂房上了十个小时班收入并不是很高的工人来说。厂矿门口还有那么多走鬼小摊。只要没有城管来,那热闹劲,想吃啥没有?
一对80后小夫妻,在高楼林立的五星酒店工作呆疲了,心羡眼馋外面自主职业者的自由,脑袋就那么一拍,在这一排铺面里点指点梅花点了一家店。嘿!饺子馆就来了。
十二月的广东深秋好像才来,中午还能穿件短袖,早晚却很有寒意了。但街上穿啥的都有,棉袄,短裤,和这条街上的人流车流一样繁杂,眼花缭乱。
离店50米外的拐角空地上停着很多人,围着一个临时搭建的乡土舞台,后面停着一辆房车,有床的大货车。老板娘穿着两件衣服还披着一件从她先生身上扒下来的外套瑟瑟发抖的看着舞台上的姑娘表演。小姑娘十八九岁的样子,穿着蓝色光滑亮片材质的短袖和短裤,袖子上流下僵硬的一排流苏。台下大音箱旁边一位中年妇女抱着一个五六个月大的小婴儿哇哇地喊叫。
若不是她先生谈成了这次广告交易,她可不带这么遭罪地在风中看这些落俗的表演和推销广告的。老板娘心想。
现在插播一条广告,后面有一家新开的饺子馆,味道非常不错,喜欢吃饺子的人可以去了解看一下试一下。男主持人在台上说,老板娘拍完视频,然后迅速跑回了店里。太她妈冷了!心里心疼十秒台上表演的姑娘和妇女怀里的孩子。
进饺子馆吃过的客人都夸赞咱的饺子味道正宗好吃,所以这新开业的几天也就全靠这些回头客维持着。可客人都说,这地方没人知道,店铺还少,无奈夫妻俩开始调动各种脑细胞为小店宣传。
这不?今儿大舞台表演,一看台下乡亲们来了不少啊,于是乎想到了用饺子换广告的饺子,其实除了用饺子换广告,老板娘还想换午饭,换晚饭,换水果,凡事除了做饺子用的材料必须亲自采购上等好料不能马虎之外,其它要买的东西,她都想用饺子交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