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01-笔记#1:先聊一聊精神世界的一点事儿

01-笔记#1:先聊一聊精神世界的一点事儿

作者: zhjz | 来源:发表于2022-05-09 20:03 被阅读0次

    在正式介绍自己进行知识探索的萌芽之前,书中的1-2章大篇幅详细地描述了父亲、祖父和“我”的讲述及其亲身经历的巫术故事,以及父亲皈依基督教的过程。书中关于巫术的故事很精彩、很神秘。以“我”的小时候的一个小经历开始,中间插叙了父亲和爷爷给“我”们讲述他们经历或传承下来的巫术故事,最后又回到了“我”的亲身经历。而后在书中后面涉及到整个国家的人民面临大饥荒、疟疾等灾害时又切切实实地体现了巫术对于贫穷和知识匮乏的人们起到的作用。

    通过书中所描述的父亲信仰宗教的过程,我觉得这是一个最根本的哲学问题:就是人的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精神世界是现实世界的一种反馈。书中也提到了很多自然环境,这些自然环境比如马拉维湖、印度洋、美味苍蝇之岩等,还有猫、狗、蛇、狮子、猎豹、大象和姆蕃拉、秋葵、番薯叶、阿里波树等动植物,这些都与提到的巫术或者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开始是巫术的神秘,是对大自然难以言表的敬畏,慢慢地,随着人们的开化(父亲是“我”儿时开化的先驱),就会上升为用宗教的力量,是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的开始。这些可以从爸爸不同时期的话语中体现,比如:我们敬仰诅咒的力量,到我们一家相信,信仰一定能超越它~说明爸爸其实一直在寻找自己的信仰;你可以敬畏巫术,但一定要记住:在万能的上帝面前,巫术是不堪一击的~无形的上帝的力量;不要妄存害友之心,千万要自律,否则必定会自作自受,一定要对别人心怀善意~爸爸对自我和人与人之间的探索,引申一下,由爸爸的言语中也也深刻地体会了对于孩子的教导也永远的身体力行并及时分享是很重要的,但不要期待当下就立竿见影,只要做就好了,better late than never;爸爸不认同“人的力量很难撑起一片天”~爸爸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探索;爸爸的信仰基督教的过程就好像是一部微缩版的人类文明发展一样:只有变化是永恒的,只要你有探索,想前进,精神世界的前进就永远会伴随着前进着反馈。

    那么,对于现在的成人和孩子,精神世界的获得有哪些途径?有反馈哪些现实世界呢?能不能改变或者优化呢?

    按照人本主义的理论,结合主人公威廉姆•坎宽巴的成长过程,其实可以以青春期前为界限,在那以前,孩子的世界和生活方式是被给予的或不可选择的:几乎每天都在父母或社会的呵护下自由自在的生活,未来充满希望,自己也似乎无所不能(父母也当然地认为孩子们都是天才)。在那以后或者说在大概10岁左右,人们开始把世界看的复杂,或者是生活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且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不同,但基本上都包含的特点有:不得不接受“我不过如此”之类的现实,原以为的一切“可能”会变成“不可能”,被复杂的人际关系困扰,各类歧视、战争或阶级等社会问题或矛盾逐渐摆在眼前。过去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悲观主义)认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都有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阿德勒心理学转换思维为:事情的顺序正好相反,即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

    阿德勒否定心理创伤学说的时候说了下面这段话:“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注意不是影响)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这一点的正面例子在威廉姆•坎宽巴身上可以很好的印证,后面解析。

    下面举一个反面例子:比如一个青年认为“自己因为受到父母的虐待而无法适应社会,而采取了一系列类似于闭门等行为”,如果考虑它最直接的目的就是“闭门”,为了不出门而制造出不安或恐惧,这样父母才会担心,才会把关注集中在孩子身上,而且可能还可以得到父母小心翼翼的照顾;而如果走出去可能就会没人重视自己。

    再举一个例子:如果你因为咖啡店服务员不小心把咖啡撒到你身上而忍不住大发雷霆,你是不是会觉得自己是因为过于愤怒而忘记自我了呢?但其实,你再仔细想一下,应该是“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怒气”吧?也就是说,你先产生了“当下”要大发雷霆这个目的,进而震慑服务员,使她认真听自己的话,作为相应的手段,捏造了愤怒这一瞬间的感情(这也是更加快捷的方式,也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

    所以,所谓现在的“目的”,赋予经历的意义,主要的便是在于“如何诠释”。

    那么,如果这样想,就要考虑人的潜能(内驱力),并且需要自己亲自找出来,这样人就是可以改变的了,但不是“别人”,仍然是“你”。在这里需要关注的一句话是“无人想作恶”。这里的恶与善相对,在希腊语中,两者均不包含道德含义,仅仅是“无好处”与“有好处”的意义。所以,纯粹意义上想要做“恶=没好处的事”的人根本没有。还有一点就是阿德勒心理学中用“生活方式”一词来说明性格或秉性(狭义上),广义上甚至包含了人的世界观或人生观。阿德勒认为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这样就可以由自己进行重新选择。接下来,无论何时也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你都可以改变。你如果坚持自己无法改变,那就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这是什么逻辑呢?那就是:

    一方面,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我”,那么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以及其结果会怎样等问题都可以根据经验进行推测,可谓是轻车熟路班的状态。即使遇到点状况也能够想办法应对过去。

    另一方面,如果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既不知道新的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未来难以预测,生活就会充满不安,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着自己。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这样,要想改变生活方式就需要很大的的勇气。那么不断下定“不要改变”的决定,就是缺乏选择新的生活方式的勇气,也就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那么如何去做呢,显然就是,做“摒弃”这个动作,摒弃现在的生活方式,并且不要活在“如果怎样怎样”之类的假设中,否则就是在为自己不做改变找借口。就把“应该去做”当做当下简单的课题。这个生活方式可以从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开始。

    下面运用5W1H方法举一个威廉姆•坎宽巴与巫术之间的例子:

     这里,显然威廉姆在下改变生活方式的决心与勇气,运用自己的内驱力在做改变,尽管结果并不如预期那么好。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尽管我们说我们应该自己亲自找出来“目的”、“诠释”。但父母就无为而治吗?下个分享借助父亲崔维尔•坎宽巴来说明父母该做哪些为和不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1-笔记#1:先聊一聊精神世界的一点事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yxk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