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辉哥的更文:为什么35岁之后很难找到好工作?文中有总结几个原因:
* 35岁之后的人缺乏激情和激情,而企业的发展需要眼里有光对事物充满热情有干劲的年轻人。
* 35岁之后更倚重工作经验而发工作方法提炼,而企业不想要倚老卖老的人,而是需要能规模精进方法体系的导师。
* 35岁之后没有持续刷新自我的习惯,往往基于现状不愿改变提升。
* 缺少非常明确的目标,被岁月磨平的棱角,不再相信自己是有能力达成目标,常立目标常受挫最后变得模糊了
当看到这几条原因分析,再看看自己的年纪,想想自己即将迎来的岁月,这就是我需要挑战的中年危机。中年危机,会让我很焦虑,但反过来我们是可以来帮自己渡过这个危机,我们只需要反其道而行之,不就是我们突破瓶颈的方法吗?这上面的几个原因是普遍这个年龄层的惯性思维,而我们知道自己的工作经常被上面的惯性思维牵引着,那当我们处事的时候觉察自己的4个点,把自己从惯性思维的舒适圈刻意练习走入打破惯性思维的拉伸区,那我们就能慢慢让自己变成企业受欢迎的人。所以中年危机的关键,不在于年龄,而在于背后的特质,你如果具备企业喜欢的特质,不管是年轻还是年老,你都是受欢迎,而如果不具备,即使你是年青人,也迟早会被岁月淘汰。
这让我想起最近认识的一个50多岁的大姐,我的年纪和她女儿差不多大,但她的思想和认知和我们没有差异,现在上班的公司,她和她的同事都能相处成好朋友,而她的同事基本都是我们这个年龄段,大家都把她当做知心大姐,都很喜欢她有着父辈的成熟又有着同辈人的同频。看到大姐,我似乎就明白了所谓的中年危机,只是针对不愿与时俱进懒于改变的人一个必然的宿命,而年龄的沉淀对于一个终身成长学习的人来说反而是一种魅力和加分项。
我们无需害怕自己跟不上时代,保持空杯心态,保持学习心态,向年轻人学习,向年长的人学习,向比你差的人学习,向比你厉害的人学习,把每一次相处都视作学习的机会,我们的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有趣,每天都会有正能量吸收,同时学以致用,把这些正能量反馈传递出去,我们就会进入正循环,而不会再限于眼前的困境、年龄的困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