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一部电影中看到这样一段对话:讲的是一个笑话,说是神学院的学生,问他的导师,我能不能在祈祷的时候抽烟?答案当然是不可以。后来他的一个同学告诉他,你这是问错了问题,你应该问,在我抽烟的时候,我能不能祈祷?笑话就此结束,意思是导师的答案必然是可以。那么不一样的问法,得到的是对同一个问题的两种相反答案。
这笑话多少有点讽刺意味,讽刺神职人员的逻辑错误。但仔细琢磨,倒是让人感慨语言在表达思想时的浅薄。
表面上,两种说法时等值,都是抽烟与祈祷可以同时进行。但实质上两种说法表达的思想,已经是完全相反的了,答案当然就相反。“能不能在祈祷的时候抽烟”等值于:我在干好事儿的时候,能不能再干点坏事儿;“能不能在抽烟的时候祈祷”等值于:在我干坏事儿的时候,能不能干点好事儿,答案当然是明确的。或者这样理解,第一种说法的思想的流动方向,是从祈祷去往抽烟,第二种则是从抽烟去往祈祷。
孔子夸赞颜回的话:“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句话就常常被人误读。这也有个思维流动的方向性问题,当一个人贫穷的时候,还是保持快乐,这个是颜回,是颜回可贵之处,绝不是夸赞一个快乐的人,除了快乐之外,他还保持了他的贫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