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写作时间】成果专栏读书
选错书和上错床,哪个危害更大?

选错书和上错床,哪个危害更大?

作者: 戊辰壬辰 | 来源:发表于2017-06-04 11:35 被阅读725次

    如果不是因为前些日子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我不会想到这本书——《万历十五年》,竟然可以影响到那么多人。巧合的是,这本书就在我的书柜里躺着,而我却与这本好书硬生生错过了4年。

    记不清这本书是什么时候买的了,可能是听了某个类似于《罗辑思维》的专栏推荐或是从一个购书网站的畅销书籍排上榜看到了,于是就买了,买完后随手翻两页也就束之高阁了。这就是我之前选书的标准,确切地说,是没有标准。

    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如果没有标准,是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的。在选书这件事情上没有标准更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它的危害程度甚至高于和一个不合适的人上错了床。

    你想啊,谈个男女朋友,情到浓时顶多是有个肌肤之亲,好歹还有安全套作保护措施,双方要是觉得不合适可以分手。可一旦读了一本错误的书,消耗了你宝贵的注意力不说,还会污染你的脑子,进而影响你的思想,你的价值观,严重的还会影响你下一代的智商。要命的是你的大脑连一点防范措施都没有,到时候想洗都洗不干净,你说危害大不大。

    有的人可能要问了,那要怎样才能选到一本好书?

    首先,选书这件事你必须得自己来,千万不要做伸手党,去问别人要书单。一来,别人也不知道什么样的书是适合你读的。二来,把自己的成长交给别人帮你做选择,对自己也太不负责任了。

    其次,选书可以遵循以下几点公认的原则:

    - 看出版社,所谓术业有专攻,不同出版社的出版能力不同,所擅长的领域也不同,自然对于书籍的筛选能力也有高低之分。

    - 看作者,了解他的成长经历和学术背景,靠谱的人才能写出靠谱的文章。

    - 看版次,看印次,看印数,好书才会多次出版,因为需求就摆在那里。版次、印次越多,说明此书内容越经典。印数越多,说明出版社对销量有信心。

    - 看引用的参考文献,如果参考文献多,说明作者治学严谨,那么书中内容的可信度就高。尤其是一些“非虚构类书籍”,你能根据书后的索引列表,按图索骥找到更多的经典书籍。

    有了以上标准,我们不妨来看看《万历十五年》为什么称得上是一本好书。

    1. 看出版社——北京中华书局。如果你感兴趣,可以上https://zh.wikipedia.org查一下关于中华书局的历史。它就属于传说中的“百年老店”,历经时代的更迭,战火的洗礼,始终在出版界屹立不倒,更是中国古籍领域的权威。从这样的出版社出来的作品,质量能没有保障么!

    中华书局,是一间整理出版中国古籍的专业出版社,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出版社之一。于1912年1月1日成立,1949年8月后,分成三个部分:中国大陆、香港、台湾,而中国大陆的中华书局又分成三个部分:北京中华书局、上海辞书出版社和上海中华印刷有限公司(即原中华书局印刷所)。

    2. 看作者——黄仁宇老先生,放在今天这个时代来看的话,他绝对称得上是根正苗红的书香门第加学霸级的人物。并且,它是一位心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人士。

    黄仁宇生于1918年,湖南长沙人,其父亲黄震白曾为同盟会基本成员,后期淡出。黄仁宇于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后因抗战爆发,大学一年级的他决定投笔从戎。进入了国民政府成都中央军校,成为第16期步兵科的一名学生,与作家田汉之子田海男和政治家居正之子居浩然是同窗。

    入伍后,跟随抗日名将郑洞国将军出征过印度和缅甸,抗战胜利后不久考取留学资格,赴美国李文沃斯堡(Fort Leavenworth)的美国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United States Army Command and General Staff College)学习。

    50年代赴美,在美国密西根大学,攻读新闻系,1954年获学士,1957年获硕士。黃仁宇后转攻历史系,並于1964年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明代的漕运》),成为学者余英时于密歇根所指导的唯一博士生。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1967年)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即现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1970年)。曾参与了英国剑桥大学冈维尔与凯斯学院主持的《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的集体研究工作,以及《明代名人传》和《剑桥中国史》的写作。

    看出来了吧,作者的人生阅历,学养都是成就一部好作品的重要因素。黄老先生既有文学方面的深厚功底,又有丰富的军事涵养的积淀,他的一生跨越三个朝代,结交名人无数,自然拥有常人无法企及的大格局。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与成功人士的物理距离越近,越容易获得成功。

    想想挺有道理的,虽然我们现在无法直接从物理距离上接近作者,但是通过阅读他的文字,感受他对于历史的观察和洞见,也是能够在思想上碰撞出火花的。这就是为什么在选书时,要去调查、了解作者生平和背景的原因。

    3. 看版次,看印次,看印数。该书的原写作语言是英文,成稿于1976年夏。几经波折,最早面世是在1981年,当时是由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的英文版。简体中文版于1982年5月由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由其好友廖沫沙题笺,印在封面。2006年,为纪念此书问世30周年,中华书局又重新校订出版了简体中文“增订纪念版”。

    而我买到的这本已经是增订本在2013年9月的第19次印刷了。光增订本的发行量也已经达到32万册,可见其受追捧程度。难怪英文原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

    4. 看引用的参考文献。细数了一下本书的参考文献不下150部,除了书后附有详尽的参考书目列表外,在每一章节后面还附有明晰的注释。虽然全书不到300页,但信息量之大,不得不令人叹服——“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的要义。黄老先生这样严谨的治学态度值得后生晚辈们学习。

    要是我在4年前就知道应该这么选书,这4年里可以少读多少垃圾啊。不过好在现在知道也不晚,至少可以保证我的下一代少走一些弯路。

    书是本好书,可未必人人能读。

    谈谈我读完一遍这本书的感受。说实话,第一遍读完感觉有些地方没读明白,我想一定是自己才疏学浅,历史知识匮乏导致的。但是,以我之前的阅读经验来看,要真是一本好书第一遍读时出现这种现象那才叫正常。

    如果一本书随便翻翻就能看懂,那读它干嘛。

    此书的文字表达不同于平日里的白话文,有好些个生字是第一次见,遣词造句带有浓重的历史烙印,这种感觉用两个字形容——典雅。后来读了序言才知道,黄老先生离开祖国大陆30余年,很少有用中文写作的机会,因此很多表述以今人的阅读习惯会觉得晦涩难懂。幸而得到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沈玉成老先生的多番润色,才得以与广大读者见面。

    后来查了资料,才发现原来沈老先生也是大有来头。沈老祖籍江苏江阴,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华书局、文物出版社编辑,著有论著《左传译文》、《左传选注选译》、《南北朝文学史》等作品。

    经由这样的名家组合雕琢出来的作品,是值得读者反复阅读,仔细品味的。我们在获取知识这方面有时候显的太过心急,这可能与我们从小所受的应试教育的大有关系,学什么最后都要用看得见的分数来衡量。可是,有些东西,就是需要慢慢积累的,在短时间你看不出它的变化。但是,如果你加上时间这个维度,在未来发生变化是必然的,需要的只是一些耐心。

    我很早就养成了养花的习惯,这可能是受我母亲的影响。养花需要根据每一盆绿植的的习性,区别对待。譬如说,有些喜阴,有些喜阳;有些耐旱,有些耐湿;有些春生夏长,有些秋收冬藏。看着自己亲手打理的一盆盆绿植,年复一年地经历着冬去春来,花开花落,你就能感受到那份生命的厚重与生生不息。

    就拿下面这盆发财树(学名:瓜栗)来说,这是我母亲去年秋天从花卉市场买回来摆我家的,因为她知道我喜欢这种阔叶类的植物。去年入冬以后,由于我的疏忽,这颗发财树因受冻叶子开始发白,变薄,很快叶子连同枝干纷纷掉落,到了过年的时候整个树冠就全秃了。

    我一度以为它活不过来,但并没有死心,还是照样给它施肥浇水。谁知春天一到,它的树冠部位开始冒出绿色的新芽,慢慢新的枝干和叶子也开始长出来。

    前两天再去看的时候,不光树干部位枝繁叶茂,连树干不为都长出了新叶。

    我如果没做记录,没有做过不同时点的对比,是感觉不出它的变化的。

    正如养花一样,读书、写作的道理也是相通的。当你读一本好书,第一遍没读懂,没关系。当时你可能感觉不到自身的变化,你不妨把感想记录下来。过一段时间读第二遍的时候,再把心得记录下来,对比一下和上一次有什么不同,就会发现变化已然已经发生了——你变得更有气质了。

    这是真的,不然苏轼也不会说:

    粗缯大布裹生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

    今天,由一本书引发了诸多的感想,要想有好的输出,就必须要有好的输入。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时间这个维度,短期看起来没有变化,长期来看一定会有变化,只是每个人对于“长期”的感知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短,有的人长。所以,凡事还是多点耐心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选错书和上错床,哪个危害更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yyv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