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笔每日一文
我眼中的武威文化——武威白塔寺

我眼中的武威文化——武威白塔寺

作者: 一为迁客 | 来源:发表于2020-08-12 21:32 被阅读0次

武威白塔寺,是西藏纳入中国版图很重要的标志之一,也是西藏归顺元朝举行凉州会谈的历史见证者。

白塔缘起于古代印度,最早是用来供奉或收藏佛舍利(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的建筑,所以又称“佛塔”、“宝塔”。


武威的白塔,供奉着西藏萨迦派萨迦四祖萨班贡噶坚赞遗体。


武威的白塔和藏地的白塔构造一样,由塔座、塔瓶、塔刹和塔顶等四大部分组成,分别代表地、水、火、风。塔上的日月代表空。其意义为:土依金,金依水,水依风,风依空,空无所依。体现了佛教“一切事物都是因缘所生,相互依赖而存在的“四大皆空”的理论内涵。


塔在藏人心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藏族歌手亚东的《白塔》这样唱;“…你是天上的繁星布满草原,当天空光芒万丈,你洁白的身影把和平洒向人间,当天空乌云密布,你洁白的身影照亮虔诚的心……”


凉州会盟以前,也就是自唐以后中国被蒙古诸部、西辽、金、西夏、南宋、大理和吐蕃诸部7大区域政权控制。后来,随着铁木真率领的蒙古汗国70余年的征战,逐一消灭了其余的政权集团,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疆域辽阔的元帝国。

此时期的吐蕃诸部主要分裂为萨迦、帕竹、蔡巴、止贡、夏鲁和雅桑6大政教合一体。其中萨迦派控制着后藏大部分。

迦派(花教),创始于1073年,1247年,萨迦四祖萨班贡噶坚赞被蒙古皇子阔端召于凉州,同行还有其两个侄子八思巴和恰那多吉,代表西藏势力在凉州会谈,确定西藏归顺元朝。后来,八思巴被元世祖忽必烈封为国师。

凉州会谈后,萨班留在凉州,于1251年圆寂白塔寺,享年70岁。


现在的白塔寺内,还留有当年为萨迦班修建的白塔塔基部分,其余皆为后恢复修建。


我们应当记住促进《凉州会盟》的两个人——蒙元王子“阔端”和西藏活佛“萨迦·班智达”。

由此可以看出,武威文化的包容性,使得许多诸如鸠摩罗什寺代表的佛教、萨迦·班智达代表的藏传佛教,还有催生的许多西域文化,孕育了
武威璀璨的多民族文化。

这是一座文化宝库, 值得关注。

相关文章

  • 我眼中的武威文化——武威白塔寺

    武威白塔寺,是西藏纳入中国版图很重要的标志之一,也是西藏归顺元朝举行凉州会谈的历史见证者。 白塔缘起于古代印度,最...

  • 安居乐业(10)天马行空 自在武威

    武威因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而名扬天下,武威因五凉文化享誉中外,武威海藏寺、白塔寺、天堂寺,西夏碑、天梯山石...

  • 我眼中的武威

    岁月的更迭,斑驳了时光,沉淀了光阴,一匹马,跨越历史,闪耀华夏,一座城,积淀文化,承载千年。当我们走进掩藏在凡尘中...

  • 我眼中的武威(四)

    四、沙尘街头 沙尘停留在武威的第5天早上,纹丝不动的天空等来了徐徐的微风,湖边的柳梢得意中轻轻飘扬;早上走在街上,...

  • 我眼中的武威(三)

    三、公交见闻 小时候,挤公交是最可怕的事。车没来时,人们引颈翘望。车进站时,人们早早就跟上车跑,怕车停了挤不到车前...

  • 我眼中的武威(二)

    岁月的更迭,斑驳了时光,沉淀了光阴,一匹马,跨越历史,闪耀华夏,一座城,积淀文化,承载千年。当我们走进掩藏在凡尘中...

  • 武威人有一种共同的遗产

    武威市是历史名城。历经沧海桑田。它虽然不够富足,却留给武威人一种共同的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武威人提倡,“...

  • 武威的酒文化

    《从武威归来不喝酒!》 总算从甘肃武威回来了,而且是活着回来。 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说起这次...

  • 武威的酒文化

    总算从甘肃武威回来了,而且是活着回来。 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说起这次旅行印象最深的事,我想除了绮丽...

  • 【城市游记】:甘肃省武威市——武威白塔寺

    白塔寺,藏语称作谢尔智白代,即东部幻化寺,为藏传佛教凉州四寺(白塔寺、莲花山寺、海藏寺、金塔寺)之一。位于甘肃省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眼中的武威文化——武威白塔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yzm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