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朋朋精选
《铁道之旅 :19世纪空间与时间的工业化》作者: [德]沃尔夫冈

《铁道之旅 :19世纪空间与时间的工业化》作者: [德]沃尔夫冈

作者: 刘书朋 | 来源:发表于2020-03-14 08:07 被阅读0次

    原作名: Geschichte der Eisenbahnreise : Zur Industrialisierung von Raum und Zeit im 19. Jahrhundert

    内容简介:

    工业文明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变化,人们又是如何在这其中 适应了工业革命带来的新规则、新秩序?

    《铁道之旅》通过工业革命的代表之一—铁路——其创制、发展对于人类生活、生产方式的影响,试图重新思考工业文明如何发生于个体,而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生产力、社会结构变化。

    铁路出行给人们对于时间、速度、距离、危险、精神伤痛等方面的变化,以及对于城市—历史关系、事故、防御性措施等等方面的重新思考,试图去阐述,工业文明不仅在技术、建筑、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改变,更重要的是,人们在这些变化其中,也发展出更多的设备、条例、思维去适应由工业革命带来的新规则、新秩序。

    由此,工业化不仅是一场技术、生产方式的变革,也是人们精神与身体、行动与思维对新秩序、新制度的一次适应过程。

    作者简介:

    沃尔夫冈•希弗尔布施(Wolfgang Schivelbusch, 1941—)

    德国历史学家、文化研究学者,1972年于柏林自由大学获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文学、社会学和哲学,现居纽约、柏林。沃尔夫冈是一名独立研究者,不供职于任何一家研究机构,他以精神史研究路径而被人广泛熟知,在观念史与文化史研究领域也有所建树,他将埃利亚斯视为主要的影响以及灵感来源之一。2003年于柏林获海因里希•曼艺术学院奖,2013年于汉堡获莱辛城市奖。

    精彩书评

    壹:短评

    #  蒸汽使动力摆脱自然限制,车厢与完美道路的轨道组合,火车在19世纪初隆隆地驶进人类的历史。美国铁路发展的特例、工业意识产生几章尤为精彩。火车所代表的机器或者说工业力量,不断渗透、参与到对人的感官、社会制度、城市格局的塑造中去。后勒口丛书书目还看到《过剩之地》(The land of too much),可以期待下一本喽

    #  故意留着后面几章,在火车上读完的。朋友说,人类发明了航空器,从此失去了对地球的敬畏感。这本书便是研究这种“敬畏感”的,人类发明了火车这种怪物,从此失去了对马车旅行的敬畏感。也因此,当新的事物出现,旧的事物便呈现出诗意。想想绿皮火车的珍贵,也确实是从高铁贴地飞行以来开始被世人察觉的。不管怎样,为探险家这一职业的消亡感伤之时,也为“全景式旅行”的诞生而鼓掌吧!

    #  很经典的文化研究(文化史)著作,翻译也靠谱。

    贰:

    虽然我的好几位友邻都给这本书非常高的评价,但我仍然强烈建议谨慎购买此书。这本书不是面向普通大众的作品,而是非常特定的学术研究作品。以下是我摘取的一些片段,看完这些片段就知道我是什么意思了。

    9页:蒸汽驱动的活塞,其革命之处在于它的每一次往复运动是一种在自然界中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运动。每一次往复运动都是一个机械的建筑构件,或者更准确的说:是二进制活动在机械领域的对应物。或者再更准确地说:活塞的上下运动并不对应自然界中任何形式的运动,其自身具有一种二进制数字逻辑。

    61页:因此,必须把铁路消灭了旧有的空间与时间这种观点,视为由某种特定的运输技术所塑造的感知力,在突然发现这种技术已经被一种全新的技术取代时所做的反应。与始生代技术的空间-时间关系相比,由铁路所制造出来的空间-时间关系,似乎更加抽象、更为令人迷惑,所以铁路实现了牛顿力学,也就否定了始生代交通技术的所有特征;铁路并没有像马路和公路那样,将自己嵌入景观的空间之中,而似乎是穿了过去。

    67页:那些被铁道连接起来并接入大都市的区域,那些被现代运输从自身的地方关系中扯出来的物品,都面对一种共同的命运,那就是失去它们的承传之地,失去它们传统的空间-时间存在,或者用本雅明的一个词来概括-失去了他们的灵晕。就像本雅明在其“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中对灵晕及其失落所描绘的那样,偏远的地区脱离其原初的孤立状态,而由铁路带来开放,也可以被界定为“其灵晕的失落”。

    93页:这始于从火车包厢的窗户里看到的景象。在这里,前工业时代意识中的深度感知,的的确确就是丧失了:速度使得前景中的物体模糊了,这就意味着并不存在前景,而前景恰恰是前工业时代的旅行中绝大多数体验所处的范围。

    120页:恰恰是因为包厢与前工业时代的传统旅行联系太密切了,充分吸收了传统旅行的精神,新的工业化运输方式就是的人们的体验更具有创伤性。中产阶级的一等车厢旅客抱怨说,他们觉得自己不像旅行者,反倒像是包裹:这就使得他们的主观体验与下层阶级的客观体验同样带有工业色彩。但是中产阶级的体验,只是就其真实发生在一个精神布置的、装备一应俱全的包厢里而言是主观的,而不像是下层阶级像棚车一样的旅行空间:就现实而言同样是客观的。

    我真诚的相信这本书是优秀的研究作品,我也完全相信我关注的友邻鉴赏品味和学术素养远在我之上。但我同时需要坦率的承认,我觉得这些文字单纯只是在摆弄炫目的理论和辞藻,至于核心内容也谈不上有什么深刻反思或者独到见解。这种糟糕的感受在看到以下这句话的时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194页:材料疲劳这种现象,向我们展示了剥削性的利益是如何甚至对材料的分子结构都造成的影响。

    真的,你们这些理论家随便这么捯饬你们的理论和话术都可以,但是放过分子结构好不好。说剥削、说资本家枉顾安全、说铁路工人职业病保护都是好主题,该摆数据摆数据、该举例子举例子,别特么搞这种矫揉造作的文字游戏。我是第一次看书看出了“白左学者画地自萌浪费大米”以及“马克思的理论竟然堕落到这个地步”的感觉。

    我也不知道这本书应该归类到哪个学科,以上只是一个最近心情非常不好又没有受过社会学或者历史学正规训练的业余人士看完本书后毫无价值的气急败坏的胡言乱语。正经的说,这本书真的很挑读者,如果觉得自己不是目标群体,最好在阅读前做好思想准备。

    叁:

    最近终于看到了一直想看的Wolfgang Schivelbusch的大作:铁道之旅:十九世纪时间与空间的工业化。这书在我原来的学校一直找不到,现在到这边才算是看到了。随便写写看完后我的感受。

    也有把此书译作《铁路之旅》的。我的基本想法是,railway翻译成铁道,railroad翻译成铁路,似乎更接近原意,也可以反映出欧陆(用railway)与美帝(用railroad)对铁道文化的不同理解。这种不同理解在本书中也是重点强调的话题之一。欧洲的铁道是产生于十九世纪工业化后对大量原材料、产品、人员运输的需求上的,这种需求不能用传统的马车解决,于是作为补充的铁道就应运而生了。铁道在欧洲是用来连接已经发展成熟的不同地区的。而在美国,还有广袤的腹地等着人们用各种方式、包括铁路、去探索。对于欧洲来说,铁道是升级换代,一开始是对旧的马车运输的补充,后来虽然成了主流的运输方式,但还是有个适应的过程;美国人是把铁路看成是崭新的开疆拓土的工具,没有什么旧包袱。

    过去美国对腹地的探索更多是靠的河流,所以美国人对于蒸汽轮船情有独钟。这种感情也体现在美国列车的车厢中。美国的火车车厢修的跟蒸汽轮船的船舱一样,大而宽敞,并且所有座位都朝向同一个方向;欧洲因为一直是坐马车,习惯了马车的车厢,在进化到火车的时候最早就直接把马车的车厢套用在火车上的头等和二等车厢(三等车厢似乎跟美国的一样):很多个小的包厢连接在一起,每个包厢都有自己的门,里面的座位是面对面的。虽然一节列车有很多个这样的小包厢,但这些包厢是相互独立的,最早没有走廊将他们连接在一起,貌似是因为后来有了几起暗杀事件和一些技术上的要求才有了走廊。

    这种独特的车厢甚至产生出了不同的文化。美国的车厢因为是一个大的空间,乘客也很适应,似乎没有什么乘客心理上的变化。欧洲的因为成了一个个小的包厢,而坐在一起的又大多是不认识的乘客,乘客们在一开始的刺激和恐惧过后,就变成了对火车旅行的麻木和无聊,转而将火车旅行变成了极佳的阅读时间,火车站里的报刊亭和书店的生意也好了很多。

    这本书谈及了一个我一直很感兴趣的话题,就是乘客(或者更宽泛一点,公众)是如何适应这种对时空的变化了。本书的三个“题外话”就致力于研究“shock”一词是如何随着火车旅行的深入人心而进入大众的词汇当中的。不止是心理上影响,人们似乎觉得火车上的旅行对于自己的生理也会产生影响,而生造出了“铁道脊椎”这样类似于今天“鼠标手”一样的词汇:长期端坐在不断震荡的火车车厢中会对人的脊椎产生不良影响。

    另外一个一直想看的是本书对于铁道和城市的讨论。可惜讨论的太少,不过也很有新意:作者延续着火车对公众所造成的心理影响的讨论,分析了十九世纪火车站的一个特点,即候车大厅和月台的两种不同的设计风格。候车大厅——一如后来习惯了火车快速移动的公众所产生的所谓“刺激屏障”,是公众对新奇的东西反应剧烈后自然形成的自我保护性的麻木——被故意设计成了跟城市整体风格接近的古典主义,大量使用石材,为的是不刺激公众。相反,功能性压过美观和其他考量的月台结构,而更多的是用了玻璃和钢的现代建材。当公众逐渐习惯了火车的旅行,而不需要将候车大厅和月台分开设计的时候,两者就逐渐融合,最终形成了乘客可以自由来往于月台的设计,候车大厅也变得越来越小。不过大候车厅的设计在国内还很容易看见,可能是国情使然,不过日后如果有快速运输系统,比如地铁,能准时准点的连接市内其他地区和火车站,不需要提前到火车站等车,所以火车站的候车大厅也可以越来越小,或者最后变得失去作用而被取消、也未可知。

    机场,与火车站相比,可以说是进入了一个相反方向的发展过程。火车站越来越小的同时,机场因为要安检,并且没有什么可靠的运输工具方便人们抵达机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提前前往机场,这样一来,机场就要腾出越来越多的空间让人们候机。在美国如今火车站越来越小、坐火车的人几乎绝种的情况下,机场从某种程度上继承了火车站的地位和功能。

    本书也提到过高速公路,认为高速公路是铁道某种意义上的延伸,因为铁道是永不停息的,不像一般意义上的公路,可以走走停停;高速公路上的车必须保证一定的速度,要停下来就只能开到专门的休息区或者开下来。如果只是看高速公路本身,可能这个结论还是比较形象的,但是联系到高速公路上的载具——汽车们——可能就还是只能认为高速公路是某种特质化的公路,高速公路上的车子们链接成一列长长的列车,匀速前进,而又随时可以从这列车中脱节,下到普通的公路上来。

    好像没有看到这本书的中译本,只是看到有人讨论,并且翻译了这本书的目录。实际上此书最早是用德文写的,并且在德国拿了个什么图书奖,后来作者自己又将之改写成了英文版,但是并没有很多特别晦涩难读的地方,行文还是比较流畅,实在难能可贵。如果有铁路文化研究这种学科的话,这本书可以算是一个很好的奠基之作。

    微Q同号:2802031363    公众号:pengdiary

    文章为有偿阅读:1元/篇 ,自觉投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铁道之旅 :19世纪空间与时间的工业化》作者: [德]沃尔夫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zas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