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岛是八百里洞庭湖中的一座小岛,面积仅有0.96平方公里,和千年名楼岳阳楼隔湖相望。它四面环水,水域广袤,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其面如镜,亮透晶莹,小岛镶嵌其中,恰似一颗绿色宝石,在如镜水面的辉映下,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君山岛风光旖旎,韵味十足。由于岛小故事多,幽美的景色与神奇的人文景观交聚在一起,可谓一步一景,景景交融。那诸多朱檐碧瓦,亭台水榭,通幽曲径,虽多掩映在树海碧色之中,但时而也会偷偷露脸,秀出她们那玲珑雅致、别具一格的诱人娇容。那参天的大树,低矮的灌木,和匍匐在地的草儿、花儿,在隐隐可见的霭霭水雾中,显示出他们那异于外界的妆容。她们那一片片叶子,像得了仙气,那个绿呀,绿得泛光,绿得饱满,绿得似要溢出叶面,绿得铺天盖地,在充满着神秘的空气中,我仿佛感觉到了飘逸着绿叶和花馨的清爽及幽香,下意识地深吸几口气,顿觉沁入心脾,幻觉中已入瑶池,魂荡而神怡。
自古以来,君山岛都被人们称为爱情岛,神话岛,是一幅多彩的画,是一部神奇的书。她以奇、小、巧、古、幽的奇特景观,吸引着人们到此寻奇探幽,许多文人骚客也在此挥毫留墨,写下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帝子㴋湘去不远,空余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刘禹锡的“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更是唱响君山岛的传世佳作。这两首诗文的石刻和作者的雕像,现分列在君山岛入口处的两侧。
君山岛原称洞府山,意为神仙的“洞府之庭″。传说,这座洞府山浮于水面,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四时闻丝竹之声,被道书列为“天下第十一福地,是仙人居住游憩之所,为通天之境。据有关县志记载:君山岛有大小72峰,原有36亭,48庙,5井,4台。真是难设想,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小岛,竟有如此奇多的古迹,那是何等壮观!亭挨亭,庙挤庙,井连井,台接台,且每一个古迹都有它的一段厚重的历史,这可真是一个通古达今,充满着浪漫色彩的神话世界。但可惜的是,这里的大部分古迹都毁于清末和民国年间,现只保留和修复的仅10处左右。
《柳毅传书》曾是儿时就被陶醉的中国古代四大神话爱情故事之一,为唐代李朝威所著。写的是落弟书生柳毅在回乡途中的荒野之上,遇到洞庭湖龙王之女在牧羊,柳毅同情落难的龙女,为其传送家书到龙宫,龙女得救。龙女深爱柳毅,后几经周折,二人终成眷属。这个故事的发生地就在君山岛,现保存有柳毅和牧羊女的雕像、传书亭及柳毅井。柳毅井内满溢着清澈的水。传说此井就是柳毅当年进入龙宫的入口,入口处的石壁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虾兵蟹将,似乎是在保卫着龙宫的入口。
儿时对龙宫、龙王和柳毅进龙宫的神秘和半信半疑,此时此地,仿佛重新浮现,我心中感到一阵惊讶,似乎有一种“原来如此″的释然。
君山岛最负盛名的当属二妃墓。据《史记》记载:舜践帝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其二位妃子娥皇、女英(尧之两个女儿)久等夫君不归,就外出寻夫,来到君山岛闻听噩耗,悲伤至极,痛哭得眼泪变成了血泪,后得病不治而亡,并葬于此处,为湘水女神。后人为纪念二妃,建有湘妃祠,号称“天下第一祠″。在湘妃祠的后面就是二妃墓,墓为石砌,碑上刻“虞帝二妃之墓",墓前两侧有一幅石刻对联: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这“山竹″即指斑竹,这是二妃墓周围特有的一种竹子,竹子上布满了黑褐色的点状或块状的斑点,酷似血迹干固后形成的印痕。传说二妃当时攀竹而哭,泪血滴在竹子上而形成。
这“血泪″与″斑竹″二者如此联系在一起,真是绝妙,几千年来,凭天地之造化,借自然之神合,给人们留下了如此美好的想像,使人们把斑竹看作是爱情的见证,助其千古流芳。
君山岛上还有南宋初年洞庭地区农民起义军杨么的营寨。起义军深受百姓的欢迎,大家为其铸成一口大钟,起义军以为是天外飞来,就叫“飞来钟″,据说此钟很神奇,只要官兵一有动静,此钟就会自动发出声响,给义军报警,现此钟仍悬挂在一个亭子中。
看完君山岛,我忽然有种感悟,君山岛应是吸水天之精华,纳仙神之恩泽,才孕育出的一处奇特的洞天福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