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师言师语
生命能走多远……

生命能走多远……

作者: 仁则 | 来源:发表于2019-12-05 12:13 被阅读0次
生命能走多远……

        生命能走多远……

      一位37岁,有着灿烂夺目的事业和生活前景的脑神经外科医生,就这样被疾病拉进了天堂,愿他在那里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他太累了。

      这就是——

      《当呼吸化为空气》的作者保罗·卡拉尼什医师。他的生命像在空中蓄积已久的能量体,挾雷携电,瞬间迸发,震憾寰宇,凄美极致。

      他唤起了我对生命意义的思索。

      请听听他的简历—

      美国著名神经外科医生,作家。

      1977年生于纽约,获得斯坦福大学英语文学及人体生物学双料学位,后于剑桥大学获得科学史与哲学研究硕士学位,并以优异成绩从耶鲁大学医学院毕业,即将获得斯坦福医学院外科教授职位并主持自己的实验室。在就任医生期间,保罗曾因其出色的研究成果,获得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最高奖。

    2013年,即将抵达人生巅峰的保罗,忽然被诊断出患有第四期肺癌。自此,他开始记录自己的余生,反思医疗与人性。他的记录文章被刊登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诸多一线报刊上,获得全球读者的关注。

      2015年3月,37岁的保罗告别妻子和女儿,离开人世。

生命能走多远……

      掩卷,泪眼无语……

      他是喜欢文学的,所以初始的人生规划是成为作家,所以他学了英语文学专业。我知道人生没有如果,但是禁不住想,如果他走作家的路,没准儿现在还能看着小女儿长大。

      此时思绪跳到了我所崇敬的作家路遥那里,一位用生命写作的人,生命的意义可能就在于燃烧生命的那个过程与结果。人生都会肩负着一种使命,保罗如果一生写作也会如此。

      既然喜欢,为什么又弃文从医呢?保罗跟随着命运的脚步,跟随着冥冥之中的召唤。

      他在书中说,“我非常认真地想要探究,是什么让人类的生命充满意义?我仍然认为,文学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而神经系统科学则探索大脑最为优雅的规律。”

    在他读过哲学研究硕士之后,“却有种坐立不安的感觉,似乎有很多东西还没解决……”。他申请了斯坦福的英语文学硕士,获批。他说,“我已经把语言视作一种几乎超自然的力量 ,存在于人与人之间,让我们那一厘米头盖骨下隐藏的大脑沟通共享。只有在人与人之间,这个单词才有意义。而生命是否有意义,某种程度上要看我们建立的关系的深度。就是人类的关联性加强了生命的意义。不过,不知怎么地,这个过程存在于大脑和身体里,也受生理原因的驱使,可能被打破,可能会失败。我一直在思考,我们所经历的人生的‘语言’比如激情、饥饿与爱,一定通过某种方式,与神经元、消化道和心脏的跳动产生联系,不管这联系多么错综复杂。”

    “生理、道德、文学和哲学,在什么地方相融交汇?”这是保罗放不下的问题。冥冥中他听到召唤:“放下书,弃文从医。”一切都明朗起来,只有医生才能真正理解生理与精神并存的人。他进入医学院,成为神经外科医生。这加深了他对意义、生命与死亡三者关系的理解。他说,“我转而学医,就是想去探寻死亡的双重神秘。死亡既带着浓烈的个人色彩,同时又丝毫不带个人色彩。”

    他的探寻之路没有宽宥,追求完美,最为直观地面对意义、个性和死亡。他几乎每天工作在14个小时以上,连续多个小时的手术,手术前后和病患及其家人的交流,关于病情的研究与思考……。看到他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家,把自己扔在沙发上的情节,我不忍读下去,因为已经预知了结果。

      保罗离开了,小女儿卡迪八个月大,是他在被诊断癌症末期的时候,和妻子决定在另一条路上一起追寻另一个层面的生命意义。也是为了自己离开后会有孩子陪伴妻子。保罗把这本书“献给卡迪”。

生命能走多远……

      其实,他心里一直没有轻慢文学,尤其在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的时候,他不辱获得生死的切身感受,又回到文学当中。难得是,他是一名医生,一位作家,亦是一位不久于人世的癌症患者,他还是儿子,是兄弟,是丈夫,是爸爸,是同事,是朋友……。所以,他留下的文字具有不可取代的意义和价值。

   

生命能走多远……

      保罗的妻子露西为书写了后记,读了令人心碎,在后记开头,露西引用了二十世纪的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一首诗—

      爱人啊,你留给我两份遗产——

      一份是爱情

      若将其献给神圣的上帝

      他也必然会满意

      另一份是无边的痛苦

      它像大海那样广阔无垠

      在永恒与稍纵即逝之间

      在你的思想意识与我之间。

    最后,我想抄录福尔克·格莱维尔的十四行诗《卡伊利卡》里的一段话,因为这本书的名字来自那里。

      你在死亡中探究生命的意义,你见证生前的呼吸化作死后的空气。新人尚不可知,故旧早已逝去:躯体有尽时,灵魂无绝期。

      向 保罗·卡拉尼什先生致敬!

生命能走多远……

相关文章

  • 生命能走多远……

    生命能走多远…… 一位37岁,有着灿烂夺目的事业和生活前景的脑神经外科医生,就这样被疾病拉进了天堂...

  • 放弃冷漠就能看到阳光

    都说人生在旅途,不管走多远也走不过内心的方寸,不管走多远也走不过对人生的认识,对生命的感知。 生活就是这样,能善待...

  • 简更1518‖你的文字能走多远,你就能走多远

    你的文字能走多远,你就能走多远 文|张爱敏 03你的文字能走多远,你就能走多远 “永要研修共同体”除了每周5天的关...

  • 能走多远

    靠别人的庇护,你又能走多远呢?

  • 能走多远

    我对你的友情 你对我的爱情 能走多远

  • 能走多远

    人,能走多远,不是取决于肢体,而是取决于信念。(本章源自www.yyun.net)人生多艰,但是只要坚定自己的信念...

  • 能走多远

    一个人的前途如何,跟许多因素有关,但一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能走多远。 一个只计较个人利益的员工没办...

  • 能走多远

    无意间刷朋友圈,看到一位写作小伙伴的感言。 她做小红书账号,半年涨粉1000,很兴奋,感叹与其他同类博主不能相提并...

  • 能走多远,就走多远

    明明已经是炎热的夏天,下了一场没有预兆的雨,又穿越回到了寒冷的春末。 看《花少》,看到世界的山川草木,风情百态,旷...

  • 能走多远走多远

    端午小假期,小伙伴们都去哪耍了呀(≧∇≦)/ 有人习惯宅在家里,有人喜欢约上两三个朋友小聚,有人选择一场说走就走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命能走多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zjd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