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的柴门紧闭,苍茫的暮色,落日的余晖相互映衬,此刻,让我们一起走进王维带来的夏日田园风光,重温经典。
山居即事
王维(唐)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徧,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灯火起,处处采菱归。
注释:
徧:遍 荜门:柴门 红莲:取自庾信《入彭城馆》:“槐庭垂绿穗,莲浦落红衣。”
译文:
沉寂地把篱门紧紧掩上,在苍茫暮色中望着余晖。鹤巢遍布周围的松树,来访柴门的人稀少。竹节已添上一层新粉,荷花落下片片红衣。渡口边的灯亮了,处处见到采菱人归来。
赏析:
首联:“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直抒胸臆,“寂寞”与“苍茫”,“柴扉”与“落晖”虚词与实词交错运用,再缀以“掩”与“对”动词,澄淡之意即跃然纸上。
颔联:“鹤巢松树徧,人访荜门稀。”此句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徧”与“稀”形成强烈的反差,用鹤巢遍布,与柴门来访稀少形成鲜明对比,热闹对冷清,则更显荜门寂寂。
颈联:“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此句也是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新粉”对“故衣”寓示着生命的新旧交替,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绿对红,色彩鲜艳,令人难忘。红莲一句来自廋信的诗句,“故衣”指的是已老旧的荷花花瓣。
尾联:“渡头灯火起,处处采菱归。”以人间的烟火气,平衡过于寂寞的柴扉,“灯火起”对“采菱归”展现出了动态的美。平添了些许人间的情调。
领悟:
诗词也离不开修辞手法。比如“新粉”与“故衣”,“徧”对“稀”。总是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正如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让人难以忘记。
网图 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