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卫灵公第十五的第21、22章:
15.21【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意思是:孔子说:”君子与人相处矜持庄重而不争强好胜,合群、彼此相处融洽而不与人拉帮结派。”
矜:矜持,庄重(内在有傲骨、有气节,对人是谦和、庄重。对自己是无欲之刚)
15.22【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意思是:孔子说:”君子不会以一个人话说的好听或说对了一句话而举荐任用他,也不会以一个人某个方面的不好而否定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
心得体会如下:
孩子童蒙时期,父母要让孩子在生活上有规律,安静稳定的环境中成长,陪伴者需要温良恭敬,做事有规划而且有谨慎稳重的去呵护孩子是非善恶美丑的价值体系的建立。这点呢真的是很有感受,女儿已经上小学了,现在的状态不是特别好,昨天她问道:妈妈,你觉得我美吗?在说这个话的时候,有点忸怩有别于往常的样子,现在整个人的状态跟以前有点不一样,然后我就说你当然美了,那你知道什么样的宝贝才是美的嘛?我觉得女儿以前更美,然后就把他从夏令营到上两周的那个图片打开来看,看到后跟她说,你看慧慧如此端庄,认真专注的样子,这种美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而不只是说,我要穿一件漂亮的衣服这样子的美,你还记得我们两岁的时候就开始领读诗经了,那个时候我慧慧认真长智慧的样子特别美,妈妈现在好多朋友都还记得慧慧有那么美的时候,诗经里面,我们在读美美的书窈窕淑女的时候是指什么样的女孩子才是美的呢?然后就给他讲到了,周文王和太姒的故事,顺便也跟她讲了,很小的时候,慧慧很喜欢听妈妈讲太任斋庄的故事,太任那个时候肚子里怀的宝宝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呀,太姜太任太姒都是最美的女子,如此的有德行,我们现在呢也有人多美丽端庄的女子,比如主持开学第一课的央视主持人的董卿,她很端庄优雅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净贞老师也很美很优雅很端庄的,你看穿衣服也很端庄优雅大气,然后你的班主任呢也是很端庄的。说到这里呢就很感叹,其实我们经典是读的比较多的,但还是停留在读上,但终究是知难行易,未能知行合一,更别谈妙用于生活了,我并没有把这种是非善恶美丑的这个观念,真正的融化到孩子的心里,以至孩子从之前在纯净的学堂的环境当中学习,到现在到了小学这么一个小小社会里面,再加上她现在外缘同桌的影响,最近一周的状态直线下降,所以,学习并非空谈,要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是首先要自己去体悟,真正体悟到了,内化成自己的,然后再去妙用于生活当中。
慧慧诸多的行为:吃饭的时候举手朝着同学说我打你,用钥匙对着弟弟的脸开锁,无不折射出内心迷茫焦躁无礼的状态,我们是否惩罚如何惩罚孩子,是要看我们引孩子到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去,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同样的待遇施在她自己身上的反应,让她瞬间有了耻心,并让她明白,一个人的脸就如树之皮,岂能随意动的?然后,后来再安抚她,妈妈在心情烦乱的时候就整理房间,我想邀请慧慧一起,顺便把我们内心的这些垃圾一起清除了,我们试试是什么感觉好不好?心里若干净纯净的,那么他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就能更好的去适应,懂得自己学习的目的,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当中,是以自己好的榜样去带动他人,而不是遇到一个更不太好的环境就去被人家影响。毛主席在闹市读书,泽不会说,你们在说青菜水果几块一斤的时候不要吵。如果说之前的学习是入了个门,现在是要上道并领略门内无尽的风景,还要知道这道门会给予我们什么样的智慧目标并去达成的。昨天上周末班的时候发现有小朋友把积木桌椅的四个腿和小积木通过围栏的缝隙扔到邻居家院子去了,发现了之后,和两个老师商量说,还是先过去跟邻居道歉,这个过程中是和恒恒一起过去的,从敲门到跟邻居道别,在事上引导孩子规范和人打交道的行为,也让孩子种下不干扰他人,做错事要道歉改过的种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