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财有道 商学院
拼了命留在大城市值得吗?

拼了命留在大城市值得吗?

作者: 灰产圈 | 来源:发表于2018-12-17 16:02 被阅读9次

    无论是即将毕业找工作的你,还是刚毕业没几年的你,可能都曾思考过一个终极的人生难题:我到底该去哪座城市奋(混)斗(吃)终(等)身(死)?

    你决定就业安居的城市,很可能伴随你的后半生,进而决定你子女的前半生,也影响你的父母能否安享天伦,度过余生。

    这一代青年在面对就业时如何挑城市,绝对影响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可是,在我们挑选城市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又特别多:离家的距离,离女朋友的距离,工资和物价的比例,工作机会的多寡,房价的吓人程度,甚至是当地的气候和美食……

    那么,一些城市是否绝对要比另外一些城市好?哪些城市更具有潜力?我们到底怎样挑选一座最适合自己的城市呢?

    一、选离家近的,还是钱多的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大多数人都是怎么选的。

    人们对地域都有不同的倾向,但超过一半的人会选择就近城市工作。一份北大学者所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调研中,有54%的学生既留在了本地念大学,又留在了本地工作。

    即使一个人跨省流动,也会倾向于往附近省份去。如湖南、广西的有志青年,可能会往广东跑。就近原则也被对后续毕业生的调研结果证实。

    2017年4月17日,航拍镜头下的西安南二环桃园桥附近灯火阑珊夜色迷人,在西安读大学的很多学生会选择留在西安工作,山西省、河南省的部分人也会选择到西安工作。(图 / 视觉中国)

    人的欲望总是没有尽头的。大家不仅想离家近,还想着去大城市赚更多的钱。

    对于那些来自省会/直辖市的学生来说,他们无疑是幸运的,他们中有大约八成的人都会最终在同级别的城市就业。就算有人向下流动到地级市念大学,他们在毕业之后也会“衣锦还乡”。

    来自地级市县级市、乡镇农村的学生,愿意留在大城市的比例降低了,分别是45%~46%、13%。但来自乡镇农村的学生,念完大学也几乎不会回到那终将逝去的家乡——大约只有6%的人愿意在乡镇农村就业。

    大城市的好处数不胜数。要知道,城市越大,犯罪率越低,基础设施更便利,公共服务水平越高。

    2018年03月13日,山东省青岛市。说起一台成功的心脏病手术,大多数人会赞叹主刀医生的精湛技艺。大城市的医疗水平相比地方而言更高,资源也更好。(图 / 视觉中国)

    教育、医疗类资源与城市行政级别挂钩明显,级别越高,资源越丰富。大城市也集聚更多的人才,人际交往可以更广,社会互动更频繁。

    当然,最关乎生存的是,大城市工作机会更多、收入更高。上交学者陆铭的研究发现,城市规模每扩大1%,个人的就业概率平均提高0.037-0.041个百分点。

    这可能是绝大多数的我们,无论能不能最终留在北上广深,都暂时混迹在房价最高的北上深广的原因。

    2009年2月28日,“浙江省春季人才交流大会”在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共有约1300家企事业单位推出2.6万个岗位,吸引了数以万计的省内外求职者冒雨前来应聘。(图 / 视觉中国)

    离家远近和工作发展机会多寡,就好像一个坐标轴上的X轴和Y轴,左右着所有人的选择。

    不是谁都可以两全其美。如果你是一个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小镇青年,摆在你面前的选择题可能就是,“大城市一张床,还是小城市一套房”。

    2017年底,北上广深的平均房价是湘潭一类的地级市的房价10.1倍,是全国平均房价的6倍。

    按照房价来推算,一个白手成家的青年要在金钱上过上中产生活,在一个地级市可能要拿到月薪8千,而在京沪深要拿到月薪8万。

    如果你选择了离家远的大城市,还意味着你放弃了熟悉的生活环境和气候。例如,云贵高原地区海拔高,夏天没那么热,冬天西伯利亚-蒙古高压刮来的寒风吹不上去,冬暖夏凉,且空气质量常年领跑全国,但很多人没有什么本钱对气候挑三拣四。

    再例如,四川人不选择回成都,那就意味着放弃发达的火锅、休闲的文化、对亚文化的高度容忍。

    但如果作为小镇青年的你,选择离家近的小城市,那你就得为自己设定的约束来买单。就近选择可能减少收入,忍受更差的城市服务,等等。

    2016年7月5日,“IES沉浸式课堂”在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小学五年级开课了。学生们戴上VR眼镜,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一场特殊的天文课。大城市的教育资源更丰富,教育水平也更高。(图 / 视觉中国)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离家远近和工作发展机会多寡这两个约束条件下,选出合适的城市呢?

    我们认为,可以用中国城市的格局,来判断你心目中的候选区域、候选城市到底如何。

    二、东部城市,选择更多

    中国城市分布的经济格局是:东部城市更多、体系更完善;城市有明显的分层,一线、二线、三线……十八线。

    城市有大有小。如果把城市从大到小(通常按人口数算)排列起来,人口数第二的城市刚好是第一大城市人口的1/2,第n座城市的人口数刚好是排第一的城市人口数的1/n,那么这些城市就会符合“齐普夫定律”,城市规模就会呈现良性的梯度分布——大大城市,大城市,中城市,小城市,小小城市。

    但中国的城市发展没有呈现均衡的梯度分布。

    中国社科院的学者测算过,华中地区,武汉在金字塔顶悬空,其下没有另一座能承上启下的城市;华南地区,深圳、广州、东莞、佛山是大城市,后面也缺少能承上启下的城市。

    2012年1月10日夜,武广高铁武汉动车基地灯火通明,在武广高铁上来回奔波了一天的30多列动车该休息了,车休人不休,武汉动车基地通宵班的百余名员工又投入了紧张的检修工作中 。(图 / 视觉中国)

    中西部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并且当地城市不多。如果就业的目标区域是华北、中西部的关中城市群、太原城市群、呼和浩特城市群等,只能在大的首位城市郑州、太原、呼和浩特和很小的城市中选。

    概要地说,沿海地区城市更多,城市发展更为成熟,城市层级更多。如果你的最终目标区域是这些地区,更可能选出一座合宜的城市定居。无论你目标月薪5000、月薪8000还是月薪2万,都更容易如愿以偿。

    要降级城市或者升级城市,也比较容易在附近选一座出来,而不必远离原本的社交圈、亲人圈太远,有相对更低的转换成本。

    2016年5月1日,杭州,长假第一天,当晚7时许,龙翔桥地铁站附近,看完音乐喷泉的游客返回市区,人流密集,人们更愿意选择在发展比较好的城市工作。(图 / 视觉中国)

    而在中西部,城市数量少,层级相对较简单。发达的城市通常是行政中心或交通中心,经济结构单一,如果专业不对口,很难找到发展机会。

    如果你嫌月薪5000的工资太低,又找不到月薪2万的工作,想找一个月薪8000的工资,是很难如愿的。

    除了城市的经济规模,另一个维度是城市的产业分布格局。

    在产业环境上,东部二三产业并重,制造业向内陆省份转移的趋势无法阻挡。一些行业在内陆已经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和盈利能力,如2009年,纺织、机械、电气机械、食品和其他行业的内陆劳动生产率高于沿海地区。如果你学的是制造业专业,那么回内陆就不算吃亏。

    就资本构成来说,沿海有更多外资,而内陆发展则是国有资本的天下。在2008年,国有资本在内陆(34%)比海岸(17%)大两倍。在内陆城市就业,更可能找到国企就业。

    2015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GDP规模分布 / 来源: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

    中西部地区的非富非贵青年,是最为难的一代。如果要回到本省发展,工资低,可能也没有喜欢或者对口的工作;如果留在东部,没有亲人,没有可继承的房产。

    一部分人找到了一种解脱方式:找另外一个人养我;另一些人找到了第二种解脱方式:在一座赚钱最多的城市赚钱,在另一座花钱更少的城市花钱……

    当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许未来的城市格局、房价都不是今时的模样。挑选长驻城市还要考虑城市的未来发展。

    三、到沿海去,到省会去

    依世界经验来看,除非城市本身经济结构存在问题,城市很难衰落;而本身占据良好区位的城市,生命力非常持久。比如伦敦、巴黎一直也依旧是对应国家里遥遥领先的超大城市。

    什么城市占据良好区位呢?位于经济腹地和交通要道。如果政策能够强势影响经济,在政策上也要占据优势。

    而在中国,新兴产业的兴起也还是在沿海,走向衰落的城市已经衰落了一波了。在沿海省份,城市格局已近于稳定,这不同于中国高校为TOP3争得头破血流。北上广深依旧是综合经济竞争力最强的城市。

    行政中心有行政中心的优势。沿海省份的直辖市/省会城市依然是未来前景良好的城市,如天津、杭州、南京。在这些城市之外,东部其他城市也不落下风。因靠近大城市圈而高速发展的城市有苏锡常和东莞、佛山。

    拥有海上交通线的城市受到老天眷顾。专事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区域经济学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禀赋的作用对经济格局的塑造力下降,而交通运输成本扮演了更为重要的作用。沿海有良港的城市因而通常被看好。

    2005年3月6日, 宁波,一艘满载集装箱的远洋轮即将离开中国港口。(图 / 视觉中国)

    当然,如果选择不了沿海,中西部的“首位城市”也可以纳入备选。首位城市的规模往往比区域内的第二大城市大两倍或者数倍,武汉就是长江中游地区的首位城市。

    如果一个区域内有首位城市,则这座城市在早期会凭借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强势吸收周围资源,城市里“什么都方便”和“什么都有”这二者正向循环,快速发展壮大。

    首位城市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周边城市不可逾越、无法接近的地位,即使它终将面对交通拥堵、住房不足等城市问题。

    一个区域是否有首位城市,某种程度上可受人为调控影响。这种发展模式是否是一种好模式,在学术界也备受争议。但目前来看,中西部地区已经走入这种模式了。

    2018年7月16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8年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0%,资料图为成都一玻璃纤维生产厂。 张浪(四川分社)/中新社。(图 / 视觉中国)

    中西部的省会城市,凭借集行政中心、文化教育医疗中心、交通中心的优势,大都不是已经是区域首位,就是在成为首位城市的路上。

    人均GDP居中的省份,经济重心还在往省会移动,成都、长沙、西安、合肥都是近年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

    而周边城市,可能只是能靠一两项产业发展的。等它们成长起来,是要相当的、不可预期的时间。

    无论如何,如果只考虑经济理性的话,不妨留在更大的城市。房价的压力也不是越小就越好。高房价可能会挤出很多人,这让高房价的城市缺少劳动力,导致劳动力价格,也就是工资水平上涨。

    这是能留在高房价的城市的好处。当然对这一代的很多人来说,都可能要长期为涨薪奋斗。

    最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接触更优秀的人也可以让你成为同样的人,欢迎关注官方公号:灰产圈

    灰产圈:培养你的发散性思维 解密互联网骗局、实战揭秘互联网灰产案例、网赚偏门项目解析、分享网络营销引流方案。深挖内幕、曝光各类套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拼了命留在大城市值得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zlc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