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写作•遇见简友广场
精读打卡73:是什么影响了各大洲的发明创造水平?

精读打卡73:是什么影响了各大洲的发明创造水平?

作者: 若可的读书笔记本 | 来源:发表于2023-03-28 08:04 被阅读0次

    阅读时间:2023年3月27日

    阅读方式:微信读书

    阅读书目:《枪炮病菌与钢铁》

    阅读范围:  第十三章《发明为需求之母》

    武器与运输工具上的技术,是族群扩张与征服的凭借。历史最基本的模式就是族群的扩张与征服,因此技术是创造历史普遍模式的主要因素。这一章讲的各大洲技术演进的速度为何差别如此之大?感觉这章和上一章的内容结构有雷同的地方,首先是反驳了一些人们的普遍认识,然后是讲解发明的过程,最后是发明创造的产品是如何传播的。

    个人感觉比起作者之前对于动植物的分析,要略逊一筹,感觉有点地方说的不够通透,个别的论据有点牵强,绕来绕去的,读起来有不“解渴”的感觉。毕竟生物研究是作者的专长,人文科学领域我还需要通过其他书籍进行学习。以下读书笔记中会掺杂一些我对“我们是如何落后”的思考。

    书后问题16: 戴蒙德关于发明实际上是需求之母的理论,对传统的“英雄式”发明模式有何影响?

    作者开篇首先反驳了两个我们固有的观念。得出两个结论,第一,技术的发展是累积式的,而不是英雄凭空创造的;第二,技术发明了之后,才产生用途的问题,而不是先有需求,再有发明。

    作者认为发明是世代的积累不是“一人之功”。我们的印象里是爱迪生发明了灯泡、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实际上,这些伟大的发明家都是借鉴和改进了技术,并将产品推向了市场,才为人所知的。对于所有的现代发明,只要有完整的文献可考,都能发现类似的发展历程。通常大家承认的发明家,都在前人既有的基础上改进,而前人在同样动机的驱使下,已经完成了设计,制作出原型,甚至生产出受欢迎的产品。世界史的基本模式,会不会因某些天才没有在某时某地出生而发生有意义的变化?答案很明显:历史上从来没有那样的人物。所有世人熟悉的著名发明家,都既有先驱,也后继有人。

    作者认为发明和需求是相互成就的关系。我们普遍认为,发明的过程是“有发明天赋的人察觉到社会的需求,受到经济(金钱)或社会文化(声誉)因素的驱策,就会着手发明创新。”实际上,有很多发明创造是无意之举,都是产品发明出来再找到合适的用途的。比如,制造留声机的初衷是录制有声书和遗嘱的,结果它在“复制音乐”上大展拳脚。还有卡车是为一战服务的,战后美国花了50年的时间才让汽车取代了马车,成为大众的交通工具。美国政府每年发出7万件专利凭证,只有少数能达到商业生产的阶段。

    个人对于以上观点的思考

    我十分欣赏作者肯定了人人平等的观点,他没有以“智商”来判断谁更厉害。很多事情拉开差距并不是人的主观因素影响的,而是受客观环境的影响。比如他在文中指出,发明是试错的过程,原始人发明石器,陶器、青铜器都是反复实验的结果。大约公元前2000年,美索不达米亚的人发现:加热沥青岩可以提炼石油。大量的石油就是这么开采的。这让我想到了西方的炼金师和中国的炼丹师,他们都是最早的“化学家”。他们的初衷是制造金子和长生不老,我们不能因为他们失败了就否定他们在其他领域的意外收获。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和指南针,结果在外国的航海和枪炮上派上了用场,是我们不够聪明吗?只是开发用途的方向不同而已。我们的活字印刷,被西方人古腾堡借鉴,单词只是几十个字母间的组合,他们做字模更加方便。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作为有五千年文化传承的国家,我们的历史曾经十分领先,但是我们不能站在功劳簿上吃老本,我们不应该纠结谁是“第一人”,而是应该更多的研究如何用好已有的技术为自己服务。

    影响社会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的因素有哪些?

    上文提到了在发明创造方面不必论英雄,接受借鉴加以开发,为己所用才是拉开差距的关键。作者提出影响社会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的因素有四点:

    第一个是比起既有的技术,新技术有较高的经济利益。第二个因素是社会价值与声望,这个因素足以凌驾经济利益。第三个因素是与既得利益的兼容程度。第四个是新技术的优势是否容易看到。为此作者举了几个例子,轮子(有用)、有设计师名字的牛仔裤(有名)、QWERTY键盘(既得利益),英国公爵目睹了阿拉伯火炮的威力,才把它引进到战场。这些例子说明同一个社会可能为了不同的理由而接受或排斥一个新事物。

    同一项发明在不同社会中也有不同的遭遇。这里我想到了清政府把西方进贡的“轮船模型”“天体模型”“望远镜”等物品,当成“奇技淫巧”错过了发展科技的机会。相较而言,当时的日本把握了机会我们在“甲午海战”中吃了大亏。作者对比的是新几内亚族群间的情况,也指出西方的技术输入后,敢创新求变的社会就能利用西方技术,击败比较保守的邻居。

    同一个大洲上的社会,在发展与接纳发明方面,也各有各的模式。同一个社会在历史的不同阶段也不同。作者举了中东的例子,现在中东的社会相对来说比较保守,并未居于技术发展的前锋,但是在中世纪,那个地区的社会是技术领先、欢迎创新的。

    愿意接受新技术的社会又会遇到什么问题?

    绝大部分社会中大部分新的技术不是当地发明的,而是从其他社会采借来的。当地发明与采借两者的相对重要性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发明特定技术的难易程度,以及该社会与其他社会的接近程度。一项用途广泛的发明问世后,通常会以两种方式散布到其他社会。一种方式是,其他社会的人看见或听说了这项发明,觉得有用,就采用了。另一种方式是,没有该项发明的社会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而拥有那项发明的社会,有时能控制其他社会。

    我对这段话的理解是,想掌握新技术首先要看是不是容易模仿,而是看能够了解多少,这里的了解既是知道它们的威力也是了解它们的运用技巧。而散播方式上,和新技术的传出国更亲近,就更容易获取信息完成借鉴的过程。或者是因为被占领被动接受。

    因此从地缘上来讲,技术在一地发展得很快,因为这个地方的人不仅有自己的发明,还能接触到其他社会的发明。例如,中世纪的伊斯兰世界居于欧亚大陆的中间点,既能输入中国、印度的发明,又能承袭古希腊的学问。

    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技术不仅要有取得的途径,取得之后还得善加维护,才能流传久远。作者举的例子是日本人放弃火枪,中国人放弃远洋航行船只(还有机械钟、水力纺织机),都是著名的技术逆转事例,在与外界隔绝或半隔绝的社会中最容易发生。这里讲的是,主动的排斥和环境的隔绝,对于技术传播的阻力。

    本章的总结

    作者最后又回归到食物生产出现的年代、传播的障碍、人口数量,带来了各大洲在技术发展上的差异。食物生产决定了人口的密度、培养技术人员的可能性,各大洲在面积、人口方面的差异,各洲对内对外联络的便利,食物生产兴起的时间,都对技术的起源与发展造成了影响,所有这些影响,都因技术的自体催化特性而更加扩张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读打卡73:是什么影响了各大洲的发明创造水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zlz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