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男孩子的妈妈们抱怨,同年龄的女孩子都像小大人了,一个个干干净净,文文静静的了,怎么我们家的熊孩子还像土匪?整天就知道玩,说卧倒就卧倒,浑身上下脏兮兮的。
生理成熟和性成熟的孩子们可能自己还没有明确自己哪里和以前不同了,却可以从成年人对待他们的态度上略窥端倪,因为绝大多数父母对孩子青春期的到来都又期盼又小心翼翼。现在在山西、河南等一些黄河流域的省份还有盛大的12岁开锁仪式,等同于向亲朋好友宣布某个孩子已经变成大人了,但绝大多数地区都没有了这样的仪式。
虽然现在我们的社会没有统一的仪式来标志一个人从儿童期进入了青少年期,但是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发展都会在孩子的人格特点以及人际互动当中表现出来。比如上文说到的女孩子的外形、性格变化,以及多数孩子喜怒无常、烦躁、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出现频繁,导致亲子关系变得疏远、冲突,似乎都标志着青春期的到来。
性成熟时间早晚对孩子人格的影响通常,女孩子的青春发育期从9岁左右开始,到12岁时发育达到高峰,14岁左右开始回落到较慢水平。而男孩子的发育期要滞后2~3年,基本上12岁左右开始发育,14岁到达发育高峰,16岁回落。因此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女生无论是身高体重还是人际互动能力都明显比男孩子更接近成人,所谓“懂事”。
调查显示,生理和性成熟的时间有巨大的个体差异。当前研究认为,早熟指的是女孩在8岁以前,男孩在9岁以前进入青春发育期(Saenger,2003)。早熟最可能的原因是营养丰富和医疗条件的进步。
早熟的男孩子比晚熟的男孩拥有更多的社会优势,他们通常在各种社交场合表现出泰然自若,非常自信,学习动机也强于晚熟男孩。因为早熟的男孩子在身高体重方面占有优势,身体也更有力量,更容易获得成年人的认可,容易高估他的能力,给予他一些特殊的权利,因而在同伴中容易获得领导地位,形成良性互动。
对女孩而言,早熟可能会让她们处于某种劣势地位。调查发现,较早“初潮”的女孩子身体变化较大,容易被同龄女孩视为异己,排斥或者嘲笑。因为同龄男孩子本身生理发育就要之后两三年,因此早熟的女孩子倾向于寻找一些年龄较大的男孩子,因为显然他们更加有趣。如果这些男孩子受到了不良影响,那么这些女孩也很容易就会沾染上如吸烟、酗酒、吸毒,甚至过早性行为等恶习,并且家人和朋友的唾弃会让她们更早放弃学业,走上社会。
综上所述,无论男孩女孩,在青春期早期,都需要父母尤其是父亲更多的关爱。父爱十足的男孩,无论早熟早熟,男子汉气概都很充足;而父爱充分的女孩则不太容易早恋,更愿意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同性父母可以在性知识方面给予孩子恰当的指导,而异性父母的爱,则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异性魅力,影响孩子性行为乃至性取向的发展。
家庭是帮助孩子建立健康性意识的关键,及时合适的性教育可以推迟性行为的开始时间,降低青春期意外怀孕和感染性传播疾病的比率,父母一定要足够重视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