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爱刨根问底来读书
《大秦帝国》读书笔记第二十天:为什么“荆轲刺秦王”事件一改秦始皇

《大秦帝国》读书笔记第二十天:为什么“荆轲刺秦王”事件一改秦始皇

作者: 我爱刨根问底58 | 来源:发表于2021-03-22 17:49 被阅读0次
一统天下秦始皇

(一)一统天下政策定调

“秦国,要实实在在地一统天下!嬴政,要做实实在在的天下君主!不是打出来的江山,嬴政不坐!”

“荆轲刺秦王”事件失败之后,秦王嬴政对于一统天下提出明确的主张——打出来的天下,稳稳当当的君王。

是燕国的“荆轲刺秦王”计策,让嬴政彻底明白,一统天下、对别的诸侯国实行怀柔化之,根本行不通。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打出来的江山,才能稳稳当当。

(二)荆轲刺秦王事件始末

1.太子丹回国

燕国太子丹经过千难万阻逃回燕国。有燕王喜默许,太子丹经过长期谋划,逐渐实行对秦“报复”行动。
2.秦国大将樊於期归顺太子丹门下

秦国败军、逃亡大将樊於期走投无路,经过打听、投奔到讲义气太子丹门下。希望自己得到太子丹的庇护。

3.荆轲加入太子丹复仇团队

经太傅鞠武引荐田光,田光推崇荆轲。太子丹经过一次一次努力,荆轲一次又一次实验,终于将心交于太子丹。

最终,太子丹拜为荆轲上卿。为加大行刺的几率,将燕国南部富饶的燕南之地,当做礼物先给秦国;为增加近距离行刺机会,将来自秦国、归顺太子丹的樊於期人头线上。

4.开始行动

荆轲刺秦王

一切准备就绪,燕子丹及其相关人员在一水边送别荆轲。尽管经过周密部署,还是功亏一篑。

(三)秦国应对燕国假归附策略变化始末

1.对军队政策改变

由原来的“积极进攻部署攻燕”变为“随时待命攻燕”即可。

2.邦交政策改变

九宾之礼

对燕国的政策,也由原来的武力解决变为怀柔化之策略。出于“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虑,同样也可以实现统一大局。嬴政决定仿效周天子,对荆轲执行“九宾之礼”。

3.九宾之礼上出现荆轲刺秦王事件

在九宾之礼上,荆轲一步一步按照之前谋划好的步骤,开始行刺秦王嬴政。但荆轲没想到,嬴政有他意料之外的反应敏捷、行动敏捷、极强耐力。最终,行刺失败。荆轲在当场,被刺杀身亡。

4.打出来的天下

惊魂安定之后,秦王嬴政将自己的统一战略记入史册:

“秦国,要实实在在地一统天下!嬴政,要做实实在在的天下君主!不是打出来的江山,嬴政不坐!”

至此,嬴政明白,没有一个诸侯国会真心实意献地、献金俯首称臣。想要彻底、安心完成统一大业,只有一点一点打出来的江山,才最安全、才最可靠。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原来,毛主席的策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早在两千年年前的嬴政就意识到了,而且成功统一中国,实现大一统。

(四)为什么燕国不会真心归顺呢?

1.从资格说起

(1)燕国是周天子正宗承认的正统诸侯国。甚至在战国时期,周天子为了巩固自己和燕国势力,将王室公主(后燕太后在齐国嫁给苏秦为妻)嫁与燕王燕文公。

(2)秦国是在东周成立的时候,护送周天子成立,才有的大功。

(3)从此角度讲,燕国比秦国资格证、资格老。不服秦国,就想用计把秦国搞垮。

2.从现状讲起

当时,秦国才攻下赵国。赵国土地已归秦国,民心渐渐归顺。离天下一统还有很大距离。对统一天下没有出现明显、坚定的策略。

大军压境,燕国感到压力重重,而不是灭国班的压力。

所以,燕国实行“刺秦计”,妄图“险而求胜”。

(五)“荆轲刺秦王”

事实摆在面前,不再怀有幻想。一国一战役,一个一个灭,脚踏实地,武力实现国土统一,改革实现民心归向。

正是“荆轲刺秦王”作为秦国实现最终霸主的转折点,秦国一步一步稳妥走向统一。

预知后面如何,请看明天《大秦帝国》读书笔记二十一。

作者:王跃英,爱思考,爱行动! 笑一笑,走一生!

备注:本作者所有文章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在评论区联系作者,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秦帝国》读书笔记第二十天:为什么“荆轲刺秦王”事件一改秦始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znz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