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曹沫看荆轲的失败

从曹沫看荆轲的失败

作者: 泪已干心已碎 | 来源:发表于2018-04-07 14:59 被阅读0次

          摘要:本次研究性论文,探讨了《荆轲刺秦王》中,荆轲为什么失败。而曹沫却成功。历来,荆轲不畏死亡,大义凌然,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以及他的英雄形象被后人所推崇。本次研究的就是从曹沫看荆轲失败的原因。已经他们与他们的主人的关系,是不是士为知己者死。

        《荆轲刺秦》这个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荆轲凭借着他的“士为知己者死”的态度,他的侠义精神,勇于反抗暴秦。被历代人们所喜欢,而人们对荆轲为什么失败这个话题普遍有着统一的定论,那就是荆轲的剑术不精,没刺到秦王,才导致了失败。虽然这的确是一个原因。荆轲在刺秦王的时候,贡献了地图,匕首藏在地图里。地图翻到头匕首露了出来,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袖子,右手去刺秦王,结果袖子断了,秦王绕着柱子跑。因为身上的剑太长而拔不出来,后面就有人说了一句:“王负剑”于是秦王一把拔出剑来,斩断荆轲一条腿,荆轲就盘腿在地,说“我之所以未能刺杀你,是因为我想让你退还燕国的土地罢了”说完,便被斩死。而荆轲在临死前还能盘腿在地,说出那样的话,实在是令人所敬佩,被后人所喜爱。

            先来看一看荆轲刺秦的背景,230年,秦国是六个国家中实力最强的,后来又歼灭了韩国,一路向北,眼看就要攻打燕国,燕太子丹很着急,但燕国的实力远不及秦国,根本不可能用军队来抗衡秦国,正好当时田文向燕太子丹去推荐了荆轲,燕太子才想让荆轲刺杀秦王,才能有效的让燕国避开灭国的灾难。

            现在来看,荆轲并没能刺杀秦王或让秦王退还土地,还白白送去了樊於田文的人头。让人所失望,可荆轲的英雄形象并没有减弱。荆轲刺秦的原因有很多,不止是荆轲的问题。现在来看看刺杀失败的原因。

          第一,就是大众们经常讲的,荆轲剑术不精,荆轲曾经和盖聂谈论剑术,没谈几句,盖聂就说:刚才我和他谈论剑术,他谈的有不甚得当的地方。意思就是他不适合剑术。荆轲也说:让我去刺秦王,无异于飞蛾扑火。言下之意就是自己技术不行。在荆轲死后,盖聂说“唉,太可惜啦,他不讲究击剑的技术,我太不了解他了。过去我呵斥他,他就以为我不是同路人了”在实战中,荆轲在刺秦的过程中,荆轲从卷轴里拿出刀子的时候,因为下手不快,弄断了秦王的袖子,没刺中,没想到这下秦王像兔子一样快,绕着柱子跑。跑半天才把剑拔出来,一下斩断了荆轲的腿。这个确实是荆轲失败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

            其二,太子丹的缘故,太子丹是荆轲刺秦整个计划的指挥者,至关重要。那,太子丹就真的是一心一意想要把燕国从水深火热拯救出来的忠国忠君的人吗?其实并不是,人是有死私心的,太子丹也有。《史记》中记载了太子丹之前一直在秦国做人质,而秦王并没有礼遇他,等到太子丹好不容易出来了 就想着要报复他。可无奈燕国实力不高,就从鞠武那里认识了田光。从倒着走为田光引路,到跪地流涕,种种迹象表明太子是想利用田光,可田光年老无奈,但又不想不管,于是推举了他的好朋友荆轲。并表明自己不会泄露机密,于是自杀。太子又给荆轲财物,美色,以及奇珍异物。给他住最好的,吃最好的,把他当做自己的上司来照顾,这一切都是为了利用荆轲而让他替自己报仇。

            在荆轲要走的时候,荆轲说:还要等一个朋友与我同走。荆轲自己剑术不行,所以等的应该是一个得力助手。而太子丹却认为他是在推迟不想去,于是荆轲说:你既然催我,那我就告辞吧。太子丹就给了个他认为很厉害的十二岁杀过人的秦舞阳,就让他急忙走了。行刺时。秦舞阳吓得浑身发抖,荆轲急忙解释道,这是个野蛮人而已,没见过世面,被您的威武惊到了。这一下就被秦王识破了,于是只让荆轲来接见,才失败了。如果等一会,等到的应该是一个得力的助手,即使荆轲的武艺不高,助手也该也会帮忙的。

          其三,荆轲去刺秦并不是为了太子丹,而是士为知己者死,成就自己的愿望。荆轲喜好读书击剑,读书放在第一位,证明了荆轲是一个书生,一个读书人去刺杀秦王,很明显是一个不明智的决定。荆轲又不是傻子,他知道自己这么去无异于飞蛾扑火。那他为什么还要去呢。荆轲和那个李白很相似,在年轻的时候,在卫元君手下,但卫元君并不看好他,他就四处漂游,寻找重用自己的人,而现在太子丹找到了他并重用他,这一直一来是他的愿望。而且他的知己田光也已死相激,所以荆轲是有着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在荆轲走时,很多人为他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也做好了死的准备才去的。

          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武艺不精只是其一,太子丹才是失败的真正原因,存有私心,不会用人,不信任手下,这种种迹象表明,有这样的主人,荆轲刺秦的失败其实早已断定。

        在司马迁笔下的五位刺客,曹沫是唯一一个成功达到目的的,虽然他不如荆轲的名气大,但他也是唯一一个成功的刺客,凭借他的无畏死亡,有胆识,终于国家,的精神,也被不少人所歌颂,赞扬。

          早在荆轲之前就曾经有过刺客突袭敌国君王为自己的国家带来利益的事情,这件事的两个人就是曹沫和齐桓公。

          早在当年齐桓公还没有登基的时候,他的前任齐襄公去世以后,齐国混乱,当时有和他争夺皇位的就是他哥公子纠。而齐桓公上位以后,齐桓公要报复公子纠,于是攻打鲁国,在一番大战之后鲁国战败,当时鲁国的将领是曹沫,他为人英勇,虽然几次都败给了齐国,但鲁庄公并没有责备他,还继续任用他为将军。

            后来鲁公想要用割地的方式来求和,曹沫是代表,在结盟以后,没想到曹沫直接上台用刀子劫持齐桓公,齐桓公问他想干什么,曹沫说,虽然齐国强大,但这么欺负鲁国可就不行了。再打的话鲁国可就要压到齐国的边境了,意思是,鲁国已经没有多大地方了。你自己想想要怎么办吧。于是齐桓公把之前占领鲁国的地盘又还了回去,于是曹沫放下刀子,回到座位上若无其事的继续聊着。齐桓公想反悔,管仲说:不能啊,贪图小利一时痛快,却会丢掉与诸侯之间的信义。于是曹沫之前战败的地盘又还了回去。

          现在来分析一下曹沫能胜利,而荆轲却战败的原因。

            其一,刺客最重要的就是智慧,勇气,和武艺。有智慧才不盲目的去刺杀目标。有勇气,才能面对敌人勇敢无畏。有武艺,才有可能去刺杀目标。而前两点荆轲和曹沫都有的。那就是第三点,曹沫是一个打仗的人,武艺应该是很精通了。在求和的过程中,四周应该都是有其他人的,曹沫冲上台去,用刀劫持齐桓公。这武艺不精是做不到的。而荆轲,喜好读书击剑,读书第一,击剑次之。也就是说,荆轲是读书人。刺杀秦王时,左手抓袖子,右手去刺,结果把袖子弄断了,没刺到。临死时,用匕首投秦王,也没投到,这些都是武艺不精的表现。

          其二,曹沫和主人的关系和荆轲和主人的关系。当时曹沫是鲁国的将领,虽然与齐国打仗战败多次,鲁庄公却没有责备他,反而还是将它任用将军,这是君王对手下信任的表现,而曹沫也是忠于国家忠于君主。两人可是说是知己了。而荆轲那边,虽然荆轲之前一直是游荡的过程,但也被太子丹任用了。但太子丹只是利用荆轲来达到自己的私欲而已。能支撑荆轲去的是他的知己田光和他渴望被任用的心。可以说是士为知己者死了。两人虽说都是士为知己者死,但曹沫的君主是十分信任他的,而荆轲的主只是利用他,而且还十分的愚昧。

          曹沫是司马迁笔下的五位刺客唯一一个达到目标又能全身而退的一个刺客,可以说的最成功的刺客。而荆轲刺秦不看背景的话更像是一场闹剧,连功夫都不行还想去刺王,简直开玩笑。但荆轲却凭借他一身的正义,侠肝义肠,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被后代人们所称赞。不仅只是荆轲有这种勇气,司马迁写曹沫的篇幅虽然没有荆轲的长但却表现了曹沫的无畏无惧,以及对君主的忠诚。

            那么同样是刺客,那为什么荆轲败了,曹沫胜利了,是因为荆轲不如曹沫吗?虽然荆轲和曹沫不是处于同一时代,但面临的境况是大有相同。

          荆轲所处的是燕国,面对的是实力远超于自己的秦国。秦国攻下了韩国,一路向北进军。而燕太子丹在秦国饱受屈辱,于是就想出了让荆轲去刺杀秦王的这么一个愚蠢的想法。但是自己又不相信荆轲,荆轲说要等一个人,荆轲是偏于文人,请来的应该是会武功的人,人请来了,肯定事半功倍,而太子丹说:“你这就是推迟,你就不想去!”荆轲也没办法,只好领着这个不靠谱的秦舞阳。自己请来的刺客自己都不相信,有这样一个主子事情可以提前以失败告终。

          相比曹沫,鲁庄公还真是一个贤明,理解手下的君主。当时鲁国面对的是齐国。曹沫作为鲁庄公的手下,经常和齐国打仗,连败了三次,可鲁庄公并没有怨他,而是把他继续作为自己手下的将军。因为齐桓公占领鲁国地盘太多,鲁庄公只好以割地来求和。在联盟会上,本来说的好好的,曹沫突然手持匕首,架在齐桓公的脖子上,吓得他不敢动弹。曹沫要求他把鲁国的地盘还回去,齐桓公只好答应。等到曹沫把刀子放下去,齐桓公又想反悔,管仲说:“您这么做,会在诸侯之间失去信用。”于是鲁国之前失去的地盘全部都回来了。

            而相比武艺,荆轲确实是不如常年征战的曹沫。可荆轲当时请了一个助手,那么那个助手的武艺应该和曹沫差不多。所以武艺上是没有差别的。

          再看双方面对的国家实力对比,曹沫劫齐桓公时,虽说齐国当时比鲁国强大,但也没有强到何种程度。曹沫劫齐桓公时,是双方求和的时候,鲁国割地给齐国,齐桓公肯定笑嘻嘻的接受。心里时没有防备的,这时候曹沫在突然劫持齐桓公,齐桓公肯定措手不及。人能做到不怕死时很难的,而曹沫又时受到鲁庄公理解和信任,即使未必能退回鲁国的地盘,也会冒死杀掉齐桓公。

          而荆轲那边,秦国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荆轲说:“如今要我拿一把匕首去不可测量的秦国,跟飞蛾扑火有什么区别”可见秦国之强大。可自己的知己田光已经为他而死,再加上自己渴望被重用的决心。即使是死,也要去。可这么去只会是飞蛾扑火,荆轲偏于文人,所以要请帮手,荆轲叫了一个朋友。准备等他一下,可太子丹却不信任荆轲,说他是推迟不想去,于是给他了个秦舞阳就匆忙上路。本来觉得挺靠谱的,结果一上台就吓得哆嗦,导致了秦王起了疑心。如此一来,只剩荆轲一个文人面对秦王,本来助手是要帮荆轲刺杀的,可没想到反倒让秦王起了疑心。而荆轲自己武艺不精,斗不过强大的秦王,于是才失败。

          相比曹沫,鲁庄公是一个理解手下,信任手下的人。而燕太子身为整个刺秦的幕后指使者,却又十分的愚蠢。所以荆轲的失败早已提前告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曹沫看荆轲的失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ydy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