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认知天性》有感

《认知天性》有感

作者: 精彩遇见 | 来源:发表于2018-11-09 10:32 被阅读57次

    一开始听这本书的时候,就被樊老师所讲的话吸引住了,他讲的这种学习方式跟结果与我自己非常像,想知道为什么,我总是学了却记不住的原因。

    他讲了学习需要编码、巩固、检索。

    我在看书的时候呢,也喜欢在书上去记笔记画线,把自己认为很重要的很经典的语句把它给标注出来,但是当我过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或者合上书的时候,就想不起来那些语句是什么?完全就是没脑子的感觉。

    现在想起来就是我并没有去进行一个编码的动作,没有把这些东西去跟自己的实际感悟联系起来,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架构。

    然后也没有不断的去巩固,自己碰到问题或别人问的时候就快速的到书上或网上找答案了,但是并没有自己先回忆,在自己的记忆库中去找答案。

    编码+巩固+检索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先编码,再检索,然后巩固、编码。。。

    由此反思自己的专业学习过程,需要重新整理串联起来,变成自己的东西,形成条件反射,不需要经过大脑思考就立即反应过来了。


    以下是摘抄和樊老师讲课中的内容:

    “心智模型”:你的技能是一种条件反射,学习才是有价值的

    从新知识中提取关键概念,并把这些概念组织成一个心智模型,同时把这种模型和已知联系起来,能够做到这些,你才算学会了一门知识,或者掌握了某项技能。

    学习的两个误区:一是不知道自己学习中的薄弱之处,不知道要在哪里花更多精力才能提高知识水平;二是爱使用那些让自己产生错觉的学习方法。

    检索就是主动回忆某个事情的过程

    学习越轻松效果越不好

    学习需要有挑战,从记忆中检索(考试),不要急于寻找答案

    频繁的集中练习只会产生短期记忆

    focus(专注),feedback(反馈)和fix it(修正)的“3F原则”

    间隔练习有奇效

    无问西东-跳伞

    学不好就会死

    编码、巩固、检索

    1)学会巩固记忆。间隔练习,努力检索,这些花费力气的巩固过程会让你学到的东西变得具有可塑性,能够让你产生自己的理解,强化与已知的联系并建立牢固的心理线索和检索路径。所以真正能让我们重新巩固并深入学习知识的,其实就是“重构”这个过程。

    2)打造自己的心智模型。如果你的练习下够了功夫,就会使彼此相关的复杂理论或是技能融合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这就形成了心智模型。对应某项技能的心智模型就像大脑中一款又一款的“应用程序”,通过学习你可以积累大量的心智模型。

    3)学会举一反三。在不同时机、不同环境下多次进行检索练习,期间穿插不同的学习资料,这样做有助于给这些资料建立新的联系,相当于形成了一个彼此关联的知识网络。这个知识网络不仅强化了你对自己专业知识的精通程度,还可以增加检索线的数量,让它们能够充分应用于更多场合。

    4)学会构建概念。我们不仅要学会某个具体的概念,还要学会辨析和归纳,也就是分门别类。比如知道猫和狗的区别之后,还会知道狗这种动物可以分成吉娃娃、哈士奇、德国牧羊犬等等。一般认为,学习时的穿插练习会加强一个人的辨析与判断能力。

    5)注重学习迁移。用有间隔、有穿插、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检索练习会带来困难,克服这种困难需要一套心理活动。等到真的学以致用的时候,这种心理活动会发挥作用。“只有把训练当成比赛,才能把比赛也当成训练。”这种学习方法会提高被科学家们称为“学习迁移”的能力,即在新环境中运用所学的能力。简单点说,学了知识,我们要多在生活中实践。

    轴突、树突碰撞形成突出,青春期爆发,16岁时大脑活跃学习东西快

    在别人教给你答案之前,先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效果会更好,哪怕在尝试中会犯下一些错误

    第一点是抱有“成长心态”。这指的是不给自己的学习设限,多去撕开自己好奇心的缺口,汲取多角度宽领域的知识。

    第二点,即使我们说学习是一种能力,也推荐了很多技巧,但永远别忘了,你是否有执行力,这比技巧更重要。

    第三点,像专家一样思考。自律、严谨、加强自我磨炼,以“把自己培养成一个专家”为目标去学习某项技能或某门知识,会得到更多的收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天性》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zpn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