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主持人康辉回忆起其求学的时候,提起过一段经历。
在他上大一的时候,上的专业课第一课就是学习汉语普通话的标准语音。
看起来简简单单的“a o e i u ü……”,他却怎么也发不标准。每堂小课,他都是被老师留堂的那一个。“a”,不对!“o”,不对!“e”,不对!……
他一遍遍地练,却好像一点成果也没有,不仅练到自己要崩溃了,据说连当时教他的老师也几近崩溃。
那个时候的他,脑海里冒出过无数次转系的想法,晚上熄灯后还默默练习了很多遍转系申请的说辞。但每天早上醒来之后还是打消了那个念头,“ 硬着头皮去接受又一次崩溃 ”。
在一次次的反复之中,直到有一天,他迎来了那个质变的时刻。
他在传记中是这样描述的:
“ 我已不记得是哪一天,或者只是有那么一个时刻,我忽然通晓了一切,过去每堂课的煎熬忽然都变成了享受。 ”
在那第一次全班的语音测试中,他甚至拿到了唯一的满分。
相信有过积累过程的人都有过这种体会,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的漫长和枯燥简直令人发指。
其中最让人难受的,是质变那个时点的不可把握性。
你可能付出了很多,坚持了很久,却好像一点长进也没有。
你可能日复一日地积累,却从来不知道质变的那个瞬间到底会发生在未来的哪一个时刻。
一个月后?三个月后?一年后?三年后?五年后?你甚至开始怀疑质变到底是否存在。在这个过程中,萦绕在你脑海里的,似乎只有无数次的怀疑、无助、想放弃的绝望。
很多人都在这个关卡上被打败了,选择了放弃。
但也有人咬咬牙,继续坚持。
就像康辉那样,哪怕感觉自己即将崩溃了,也硬着头皮一次次地上。
最终,迎来属于自己的辉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