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场所如何与人社交?如何和同事的社交达到一种平衡?
我不太擅长与人交往,除了和自己的好友相处,今年我在尽量避免社交。
社交时,我会感到心累,因为无时无刻紧绷的神经——告诫自己不要乱说话。我在精力不足时,容易语出惊人,然后陷入长久的内耗。
以至于总感觉自己是个低情商的人。但,我并不是一个低情商的人,容易陷入内耗的人,往往情绪、情感都是非常细腻的。
也会在一次社交结束后需要长久地休息才能恢复元气。
作为一名社会人,我深知不该逃避社交,要坦然面对正常地处理人际关系。但是对于一个在社交中很难获得正向激励的社恐,这真的是一个难题!
前些日子看了作家大冰谈人际交往,他谈到:“年轻人在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少说话,说重要的话”。少说话就是指说话要简单明了,这是一个人自信的表现;说重要的话,别人问的话该说就说,别人没问的话不要主动说。
这点我深有感触,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尤其是工作中,如果没有必要不要向同事、领导透露不必要的个人信息以及个人的想法。说多了就是沉不住气,别人看不起,自己也不舒服。我刚工作的时候,跟一群即将退休的老师一起聊天,谈及某个话题,我非常感兴趣,就一直在提问,渴求获得更多的信息,丰富我对该话题的认知。但是谈话结束后,我所在部门的老领导跟我说:不知者多听,多查资料,言多必失。回望当时,我还有点不服气,我觉得我并没有冒犯老师们,只是渴求获取新知识。但是现在看来,老领导人真的不错,感谢他的提醒。工作后,我的身份不再是学生,如果想问问题,也不该是在长辈聊天讨论时,我只是一个服务人员,而不是一名学生。少言多听多学才是一个服务人员该做的事。
与人交往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工作环境中尽量“不要说不好意思,不要透露个人的紧张感”。人总是慕强的,不要自我矮化,别人不会因为知道了你的缺点同情你照顾你,只有自己强大别人才会被你吸引、渴求和你合作。所以,绝对的真诚并不能带来绝对的回报,适度的真诚,恰当的用语言包装自己,树立正面的交往形象才是工作场合的社交之道。
“也不要在自己实力不足的时候,主动去攀附他人。”这也是无用的,他人不一定会看得起你。在一个人不自信、没有实力的时候,同事也只是做做表面功夫,就连领导、前辈也是如此。如果有机会可以在单位聚餐时可以仔细观察下身边人的言行,答案不言而出。当自己还很弱小时,充实自己,默默发力,学会合作,但不奴颜媚骨,终有一天会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在此,我再次警惕自己:资历尚浅时,在工作场合少说话,不要轻易说不好意思,也不要主动攀附别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