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壶|紫砂壶艺人李汉东:从佛法中悟到烧制朱泥壶的秘诀,从不外传!
文:一把壶
图:一把壶APP、李汉东老师
“《地藏菩萨本愿经》一共100多页,我每天晚上大概会花1小时10分钟的时间读完它。”
这是李汉东,一个有佛性,有佛心的紫砂艺人。
(李汉东老师)紫砂不是谁都能做的,尤其是紫砂中的朱泥。色艳、气绝,气性也高,一般人赏得,却碰不得。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朱泥的收缩比太高了,一般是在18-25%之间,30%以上也不在少数。而如此强大的收缩比就要求在制作过程中做到绝对的毫无瑕疵,且细节处理也要做到一丝不苟。
“你泥料不一样,干湿度不一样,湿一点,干一点,都不行!力度不一样也不行,这里大力些,那里力道小一些,都会使烧出来的壶扭曲。”李汉东老师说:“比如说做壶把,你在上面光了一下,下面也得光一下,不能等上面修的差不多了再弄下面,这样两次的力道不一样,水分含量也不一样,这样的一点肉眼看不见的问题都会导致出窑的朱泥壶产生扭曲。”
而为了成品的朱泥壶在色泽和稳定性上更胜一筹,李老师一般会选择先素烧一次,用600-700的温度烧的“半生不熟”的,然后再用正常朱泥的的窑温(1080左右)烧制两次。第二次出来再整口,倒角,这样出窑的朱泥壶在成型效果上总是比一般人更好一些。
而这一些的经验总结,都是他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慢慢摸索出来的。“我烧坏的紫砂壶要是能都拿出来,能铺满门前的这一条路!”李汉东有些心疼地回忆着,但更多的是对自己在一遍遍失败中悟出的经验的欣喜和激动之情。
(澄古·李汉东)没有谁是生来就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更多的人亲身体会到的是失败了不想再站起来!
感觉趴着也挺舒服的,嘿嘿!
他初出茅庐就拜了蔡伟萍老师为师,正是年轻气盛的年纪,屁股在这凳子上总是坐不住!不是跑出去抽抽烟、喝喝茶,就是借口上个厕所躲个几分钟再回来。
而蔡伟萍老师一开始让他做朱泥壶,他这坐不住的性子若是做的别的泥料成品还能好看些,但放在这朱泥身上,烧个10把能有9把都是坏的,搁在谁身上受得了啊!而这也是很多人放弃做朱泥壶的原因。
他身上也是有股韧劲,我做不好朱泥我偏要做!就这样在和朱泥的死磕较劲之中,他反而渐渐喜欢上了这种泥料。这大概就是世人常说的虐恋情深吧。
而对佛文化的喜爱,也让他的心渐渐地平静了下来。他不追求数量,不会没日没夜地做壶。他看中质量,做出的每一把壶都蕴含了他的思想、他的情感,以及他想传达给玩壶人的淡泊、平和的世界观。“这个世界太浮躁了,追名逐利的人比比皆是。”假使不能影响别人,至少他可以让自己做一个不只为金钱而活着的紫砂艺人!
(扁笠·李汉东)他还喜欢“老”的东西,看到老的书,尤其是紫砂方面的。出再多钱买回来都不嫌贵。
他爱喝老茶,高山茶、铁观音都是他的最爱,“老茶茶汤好,耐泡,用小品朱泥壶冲泡最佳,口感也最好。”
他喜欢和老艺人交流。他们那里有老的东西,能赏析一二是李汉东不可缺失的一个大爱好。而和老的紫砂艺人交流探讨总是能让他眼界大开!“他们对茶壶,对泥料的了解,是现在很多人不不能匹敌的。”
他喜欢老的壶。梨形壶、龙旦壶、文旦壶、孟臣壶这些经典的壶型都是他所欣赏的。
除了老的,他还喜欢新的。各种网络段子李老师都懂。对当下年轻人的喜好和审美,他都了解的很透彻。所以他的壶才能在“老”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创造。
(扁笠·李汉东)“能不能创新,那就要看你能不能忘掉传统!而创新要放在第一位的,就是壶的实用性!”实用性第一位,而你的审美是否符合大众的审美,就要靠市场来决定了!宁缺不滥,这样的创新不是每时每刻都有的,也不是每时每刻你都有大把的时间去实践它。但再忙碌的一年,李老师也要挤出一些时间来搞他的创意,当然,烧坏的紫砂壶又为他那条门前那条“路”添砖加瓦了。“人要做自己的东西,创出自己的风格!”这也他不懈努力至今的原因。他的壶摆在明面上,总有人能一眼就认出来:“哟,这不是李汉东老师的壶嘛!”
李汉东老师有一把壶,二弯嘴,壶滴子仿莲心,取名《悟道》,颇为和谐,也是他较为满意的一款作品。
(悟道·李汉东)他爱烧香礼佛,爱山间空灵禅意,爱素衣麻布,爱一捧老茶,若你有幸在佛前见到一位这样的男子,你可以上前和他攀谈一二。聊聊五千年的古文化,聊聊紫砂,聊聊佛法……他,都通一些。
“世人皆逐利,爱尔独能名。”用来形容李汉东也是很合宜的。
文:一把壶
图:一把壶APP、李汉东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