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装修前期,没有什么比“明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更重要了,不过要是突然有个人问我“你想要什么样的家”,问题太过开放,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我把“想要什么”细分成以下5项:
1)生活状态
举个例子:我希望我的家里每天都有充足的阳光、所有的日用品都能收在柜子里,保持随时都可以接待客人的状态,家里是明亮而干净的,方便打扫,所有的物品都是精致好看的......
2)生活模式
在明确居住人数(单身独居/新婚夫妻/一家三口/养老/三代同堂....)的前提下,分别记录每个人的作息时间和习惯,假如作息时间、生活习惯产生冲突,那么“想要如何解决冲突”=想要的生活模式
3)未来的可能性
多久以后换房子、居住年限范围、是否有要baby的计划,是否有可能父母同住等等
4)喜欢的风格/为什么
我们要找的不是XX风格,对家的憧憬是不能简单用XX风格就定义的,要明确为什么喜欢TA的原因。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收集灵感意向图,合并同类项,发现自己最倾向的风格,分析这几种风格的共同点,总结出关键词(都是明亮的、都是暖色系的、都是表面没有杂物的)
5)重要性排序
好看、方便、实用、便宜,这四者之间的先后顺序,这是未来选购一切物品的重点导向型指标,除此之外,还需要明确一个本次装修的“意见主导人”。 ,二、需要
在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之后,我们就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简单来说,想要是目标,现有生活困扰是现状,需要就是:现状和目标之间的差距,这一步需要做的是:明确列下自己的需要项。
只提出困扰,不要直接说出解决方案,并且不断的问自己:为什么这会是我的困扰?我想要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如果XX还会有困扰吗?
在提“需要”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家里的每一个成员的困扰都是不一样的,别忘了让大家共同参与这个过程。
列出困扰项的先后顺序:最想解决的是什么?最优先考虑的人是谁?
三、需求
我把需求理解为:结合“想要”+“需要”得出的结论,一个“需要”对应着多种解决方案,需求是多样化、明确、详细的
「我想有一个大衣帽间」这样的需求是不够详细的,不妨尝试问一下自己:是什么样的大衣帽间呢?开放式的?衣服统统挂起来的?有全身镜的?有饰品层的?具体是什么样的呢?
列出需求的先后顺序:最想解决的是什么?最优先考虑的人是谁?
四、现状认知 」
房屋状况是什么样的?预算范围是多少?有什么样的物品?预期值是怎样的?这些都属于对现状的认知,看看思路
1)房屋状况
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建筑结构、不可动墙体等等。
2)预算范围和平米单价
总预算是多少,以及可接受的上下浮动的范围,总预算/面积=平米单价。
3)入住时间
希望在什么时间入住,给自己的装修定一个周期,如果希望3个月之后就入住,那么对工程的精细度、软装及材料的可选性,要预先有一个合理的低预期值。
4)有哪些物品及相应数量
具体有哪些物品呢,这涉及到收纳空间的规划,需要明确列下具体的物品类型和数量,尤其是所有电器类的数量、类型
5)正确的心里预期
如果100平的房子预算是30w,那是达不到100平,预算80w的效果的,预算和效果是成正比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