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读书系列《把时间当作朋友》
“这本书不是时间管理书籍,不是成功学书籍,不是心灵鸡汤式的书籍!这不是一本随便翻翻就可以的书!” 本文继上篇文章之后,继续讨论关于学习、思考、交流这几方面开启心智的方法。
本书上半部分的内容是如此精彩,然而... ...
万万没想到,作者在本书后半部分突然跑题了,和时间管理没有半毛钱关系,却煲了一碗很烂的鸡汤。李笑来老师,你到底是在开启心智,还是炖鸡汤? 请自己来看↓↓↓
千万不要拒绝学习
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为。然而,很多人常常拒绝学习,因为不知道它有什么用。作者解释说:你每获得一项新的知识或技能,你就拥有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任何知识的获取,都是不可逆的。在知道它的那一瞬间,它就已经改变了一切,生活因它而变,却无法还原。
比如,学过概率统计的人,在一般情况下是没办法掏钱买彩票的……因为买彩票这种行为在他们眼里是对自己智商的侮辱。
要知道,获取更多知识几乎是我们开拓自身心智的唯一手段。而人获取知识最基础的手段包括“体验”、“试错”、“观察”,而这些方法都有局限性。更加有效的方法就是“阅读”,也正是文字才使得人类的经验积累不再仅仅依赖基因遗传。最重要的,正确地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
而所有学习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就是经验主义。 现实中,不仅存在无法通过个体或者群体经验获得的知识,还存在与现有经验相悖的知识。同时, 沟通障碍的本质上几乎都是由于沟通双方无法让对方理解与他们的经验相悖的知识或信息造成的。
我们自学能力的基础是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这里的写作,是指写出简洁、有效、准确、朴素、具体的说明性和说理性文章的能力。写作并不仅仅代表文学。文学只是文字应用众多领域中的一个而已。
学习需要我们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人类进化使得大脑有一个运行机制叫“选择性输入”:只能听到自己喜欢听的,只能看到自己想要看的。对一个挣扎着发展自己心智的人来讲,“选择性输入”就是一个可怕的敌人。
应对“选择性输入”的方法,就是把一段时间来把那些你暂时无法理解的、支持的、反对的、无所谓的论点和观点记录下来。把这些我们暂时屏蔽掉的知识,进行适时的反刍。
学习有个误区:“只要努力,就可以不断地进步。”实际上,在学习的时候,进展和时间的关系肯定不是线性的:学习过程中有很长时间一点进展都没有,但从某一刻开始突飞猛进,而后又是长长的一段所谓的“平台期”。
千万不要停止独立思考
其实,独立思考并不难。你只需要从别人那里知道一个结论的时候,自己动脑重新推演一遍,看看得出结论的过程有没有漏洞,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一下结论到底有多少道理的过程。
然而,思考虽然不费力气,但实在是太麻烦了。为了避免麻烦而把思考推给别人是一种常见的解脱手段:就是“迷信权威”。
要知道,权威不一定正确;对正确的权威信息很多人的理解并不正确;权威可能别有用心;权威可能并不存在。
人们思考时会常犯很多逻辑错误,其最重要的原因只有两个——概念不清和拒绝接受不确定性。
“脑子清楚”,就是指那个人的脑子里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毫无必要的、不讲根据的、混淆视听的概念。学习任何知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搞清楚它所有的基础概念。
拒绝接受不确定性的一个根源在于害怕复杂、奢望简单。所有“仓促的结论”、“仓促的概括”、“过分简单化”,粗暴二分法,从根源上来看,都是由拒绝接受不确定性造成的。
另外,分析因果关系,是我们在决定是否接受某个观点之前必做的功课。作者建议一种方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如6个月),审视每一个观点及其因果关系,逐一应用下面的判断原则:
1. 外因会影响内因,内因同样会影响外因。它们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2.“双盲测试” :即只有经过对比实验证明的原因,才可信。
3. “自证预言”:即如果人们相信某件事情会发生(事实上其原本并不见得一定会发生),那么这件事情最终真的会发生。
作者又强调,很多成功者的经验不可以学习。一方面,可能那些经验根本就是错误的,关键在于“成功者”自己可能也并不了解。而且,有些“宝贵经验”就算正确,放到别人身上也可能并不那么灵验。
本质上是因为,“道理”和“感悟”之间的有巨大差异。“道理”应该是普适的,而“感悟”只来自个体经验。
因此,与其关注成功者,不妨努力从失败者身上汲取经验。
最后,作者提供烂一种锻炼思维的辅助工具:语言。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思维因为这些句式的运用而不由自主地发生了巨大转变。例如,“……和……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这个句式往往瞬间就能使一个人的脑子更加清楚。而另外一些句式,则要刻意回避。比如,“……难道就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吗? ”,“要是 ……就好了!”
千万不要无意义的讨论
其实,大多数人并不懂得应该如何有效地倾听。人会自动过滤掉一些听到的观点。而这个过滤器是人自己的知识体系:“判定类知识”,即能够用于鉴定信息有效性的知识。
判定类知识的有效性决定了交流过程中“理解”的质量。因为,人在理解一样东西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调动一切已知信息去和它进行匹配,并进行筛选。
我们要不断收集、整理、修正自己的判定类知识,就好像是为自己编织一张“滤网”,以阻止无效的概念类知识的进入。有了一些判定类知识后,要尽量用这些知识可靠地鉴定自己大脑中所存储的已知信息(大多是概念类知识)的有效性。
另外,为了真正做到有效倾听,最需要克制的就是“过早质疑”。
“过早质疑” 会造成幻觉——觉得对方的论证不堪一击。可事实总是与此相反。讲者刚刚开始自己的论述时,驳斥他的难度是最低的,于是“过早质疑”的人总会产生自以为是的幻觉,进而落入自我设置的陷阱,同时自我感觉良好。另一个副作用是它会让听者不由自主地进入排斥状态。就算需要质疑,也一定要等到对方把话说完。
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多余的脑力处理两个方向的信息:“回顾”与“预期”。
最后,作者认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能说的话、该说的话、说出来别人能听的话。
在交流讨论中,要注意这些原则。
第一个原则:有意义的讨论的前提是双方不仅要“相互竞争”,更要“相互合作”;
第二个原则:真理是独立存在的,它从来不会依附于任何个人或者集体;
第三个原则:真理不变,也不会因任何人而变;不停变化的只是人们对真理的解释或者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