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总是需要某些要素来维持机体的运转,如空气、水、食物等自然要素,对于处在社会生活的人,除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之外,还需要文化的滋养,如哲学、科技、艺术等,而构成这些社会文明的基础就是语言文字。下面几期推文中,我们将会按照中国语言文字的发展脉络,对其作一个大概的介绍,追本溯源,了解汉字的本义、演化、重构过程。
考古发现,我国文字发轫于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刻画符号,在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陶寺文化等遗址中都发现了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原始初民经过旧石器(距今约300万年—约1万年)、新石器(距今1万年—5000年)时代漫长的进化发展,逐渐产生了意识。随着族群的发展壮大,社会构成日益复杂,对书写文字产生了强烈地欲望。
大汶口文化彩陶上的刻画符号
在我国神话传说中,仓颉发明了文字,《吕氏春秋》中就有仓颉作书的记载。后世学者认为文字的创造是原始先民共同努力的结晶,仓颉可能是文字的搜集着和整理者。迄今为止,我们发现最早的、可辨识的、成系统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1899年,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因病购买了一味叫龙骨的中药材,从而发现了甲骨文,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啦。甲骨文之后是金文,又称钟鼎文。整个周代主要的字体是篆书。秦朝奴隶程邈在篆书基础上创制隶书,遂风行于两汉。东汉末年,张芝等人在隶书草化的基础上形成章草。魏晋时期,书法家群星璀璨,楷书,行书等书体日臻完善。
唐宋已降,楷书成为主流字体,出现了一批卓有成就的书法家,创作了至今被奉为圭臬的碑帖。与此同时,其它字体渐渐脱离了实用的范畴,需要着重说一下今草的流变为后来简化字的制定提供了一些借鉴。
近代以来,中国的文化自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学者甚至鼓吹汉字拉丁化。新中国成立以后,出于多种原因开始推行简化字。这样的结果固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个我们在后面会详细的介绍。
甲骨文
时光荏苒,朝代更迭,我们现今使用的文字已与她本来的样子相去甚远,那如图如画的原初意象,那包含先民炽热情感的图腾信仰,都已雨打风吹去,隐秘在岁月的深处,只有在不经意间展露一下那幽远而魅惑的身影。而那一瞥,便让我魂牵梦萦。
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来简要介绍一下汉字在历史上的演变过程,
首先是在知乎上比较火的“左”、“右”两个字的笔序问题。我们大部分人习惯的书写顺序是
可以看出来,“左”的横画短、撇画长,“右”的横画长、撇画短。
现在再来看一下篆书“左”、“右”的写法:
请注意两个字第一笔和第二笔的区别,再看一下隶书和草书“右”的写法:
:
史惟则
孙过庭
在书法中,“右”字先写撇画,再写横画,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有”字。
王羲之
通过这个例子说明语言文字在漫长的使用的过程中会因为一些想当然的因素,而使使用者产生某些谬误,进而约定俗成。
接着说一下“马”字的流变过程: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那就是汉字在创制的初期往往是具象的、生动的、蕴含着远初先民炽热情感的,汉字的符号性、工具性就愈加明显。
我们再举一些简化字的例子(以后会专门用一期来讲简化字的),简化字在制订的过程中,合并了读音、意思相近的汉字,如:
“干”合并了“榦”、“乾”、“幹”、“干”;
“面”合并了“麵”、“面”;
“台”合并了“台”、“臺”、“檯”、“颱”。
(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在之后的推文中会详细介绍)
最后说一下汉字的读音问题,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一个事情是,国家语委打算把一些有两个以上读音的汉字简化为一个读音,如把“斜”(xie2,xia2)统一为xie2,把“说”(shuo1,shui4)统一为shuo1,把“骑”(qi2、ji4)统一为qi2,不一而足。我是不赞成这种做法的。还有,就是在一些专有名词中,一些汉字的读音也和平常的读音不一样,如大月(rou4)氏(zhi1)、金日(mi4)磾、冒(mo4)顿(du2)单于。这些内容在以后的推文中都会有所涉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