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醒学教育】孤独:回归自我

【醒学教育】孤独:回归自我

作者: 醒学国际教育 | 来源:发表于2018-01-23 10:59 被阅读0次

人类并非只为爱而生,就算活得孤独,也一样能活出人生的意义和精彩。孤独不是一种病,相反,它是人类的内在需求之一,喜欢孤独的人和喜欢交往的人一样没有问题。不仅如此,是否能够独处时成熟的标志,它代表着一种能力。孤独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实现个人的价值,还能疗愈我们的心灵,并帮助我们回归真实的自我。

一、孤独不是一种病

首先,作者认为,孤独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需要,对孤独的追求是由内在驱动力决定的。

人生有两股背道而驰的内在驱动力,一种是对亲密关系的,另外一股是对孤独的追求,因为有很多人生目标与兴趣,唯有在孤独中才能实现。作者犀利的指出,亲密关系只是人生围绕着转动的轴心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轴心。

其次、是否喜欢孤独是由性格决定的。

外向性格的人喜欢和外界打交道,离不开他人的存在,内向性格的人更喜欢和自己较劲,有没有人在旁边没有关系。所以内向性格者往往倾向于独自待着,就好像外向性格喜欢和人互动一样,如果非要喜欢热闹才正常,那就太荒唐了。

二、独处是一种能力

有很多人发现,静不下心好好审视一下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回顾和总结,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缺少了一种能力,那就是独处的能力。要培养孩子的独处能力,就一定给与足够的安全感。因为有了安全感,才能放松的独处,在放松的独处状态下,我们的大脑才能够完成很多重要的工作。这是因为,当大脑处于安静的放松状态时候,它就自己进行整理,把新旧经验进行比较、归档,该联系起来的联系起来。在这个过程当中,说不定你会一下子相同以前白色不得期解的问题,或者灵感一闪有所发现。所以,要让大脑发挥最大作用,激发自己的潜能,独处的能力至关重要。

三、孤独有很多用途。

首先,孤独能激发人的创造力。

创新更需要一种厚积薄发之后的顿悟,顿悟从来就不是偶然的,它是一个想法经过了长期的孵化后才成型的。

孤独的第二个用途就是愈疗心灵创伤。一个人在丧失亲人之后,如果旁人不断去陪伴、安慰,这会让这个人哀痛的过程被延缓、破坏。相反,如果让他一个人静静的,在一段时间内尽情的悲伤,最终会彻底走出阴影

最后,孤独能让我们回归自我,变得更完整。追求完整时每个人一生的命题。而所有的整合过程都是内部发生,在孤独中进行的。例如荣格的“自性化”概念,自性化是一个人实现自我、让人格变得更完整的心理过程。

所以如果想要和更好的自己建立连接,每个人都需要适度的孤独。

 醒学教育

相关文章

  • 【醒学教育】孤独:回归自我

    人类并非只为爱而生,就算活得孤独,也一样能活出人生的意义和精彩。孤独不是一种病,相反,它是人类的内在需求之一,喜欢...

  • 孤独:回归自我

    听书:https://m.igetget.com/share/topic/tid/3421 今天在开车的路上听完了...

  • 《孤独:回归自我》

    《孤独:回归自我》,谈到孤独,很多人避而远之,唯恐自己被社会边缘化。本书作者通过列举大量有成就的名人,以及详细的理...

  • 《孤独:回归自我》

    安东尼·斯托尔 1.孤独不是一种病,或者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孤独是一种源自内在驱动力的需求,正如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

  • 《孤独,回归自我》

    关于作者 安东尼·斯托尔,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皇家精神医学院及皇家文学学会的资深会员,被誉为英国...

  • 孤独:回归自我

    “我孤独,我心安!”

  • 孤独:回归自我

    1月14日,阅读《孤独:回归自我》全书 我见: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前者是形式上的孤单,后者是心理上的孤单。孤独不是一...

  • 《孤独:回归自我》| 凌然解读

    《孤独:回归自我》| 凌然解读 《孤独:回归自我》| 凌然解读 关于作者 安东尼·斯托尔,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英国皇...

  • 享受孤独,回归自我

    你孤独吗? 嗯!我挺孤独的。那为什么不去找一个陪着你,你就不孤独了呗!算了我连自己和自己都相处不好,还怎么和别人相...

  • 好石多磨

    好石多磨 …我们搞喆学也很疯。喆学是从自我教育起步的社会革命,先从最小共识起步,直到→回归最小共识。 此时,多言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醒学教育】孤独:回归自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zts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