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日志:
(1)我的采访记录(包括问题+回答):
我的问题:
1.40/60/80分,你给文章打几分?
张翔:80分以上
张文基:80分,(應该是9O才對吧)
Alan吴老师:我给文章打70分,如果一定要在60分与80 分当中取一个的话,我只好选60分了。
2.为什么打这个分数?
张翔:文章流畅自然易懂,全篇都在传递吸引读者的信息
张文基:清晰有條理, 分享了你的心得重点.也易於學習
Alan吴老师:虽然文章内容写的很好,但是与题目的关联稍微不够紧密。虽然自己的就业过程给后来的文章铺路了,但是起笔稍微弱了一些。如果起笔跟题目有紧密的关联,让读者非看完不可,那么读者会很认真地在中间及结尾的地方去寻找所谓的 “其实是” … 因此只有给你70分了。
3.整体的感受是什么?
张翔:倾听交流是人们普遍缺乏的一种品质
王思琦:感受思路有很大的转变,从销售到顾问,从说服到学习站在顾客的角度真诚着想,这个本身就蛮有启发的。
张文基:輕鬆愉快
Alan吴老师:文章很流畅,是一篇好的叙述文,但不是一篇强有力的论述文。如果题目是 “我学习销售的心路历程” 那么这篇以叙述文为主体的文章就是80 分了。
4.哪些地方吸引了你?
张翔:以作者个人的例子经历对话题展开,各种人生前后对比变化,很有说服力。
张文基:個人经歷與成长過程
Alan吴老师:在两处地方你引用了圣经节,非常有特色。如果先有一个引子,然后说 “正如圣经上说的” 或是 “它使我想起了圣经上的一段经节” ,那就非常完美了。引用圣经节的惯例是 先用引号“”写出圣经节,然后注明出处 (圣经,雅各书1:19)。如果读者是教会的人,那么简写 “雅” 也就无妨。如果读者包括非基督徒,那么最好把书的全名写出来。
5.通过这篇文章,你对销售有哪些新的认识?
张翔:不懂销售,没啥建议。
叶子老师:销售不是靠你的嘴去说服别人,人都不会轻易被人说服的……
张文基:不硬销和形成循環重覆消费的方法
Alan吴老师:由于以前上过销售的课程,自己也做了十几年的顾问,所以基本上没有什么新的认识。
6.你还有什么其他建议?
张翔:结语部分第二段最后一个问句有点奇怪,和前面几句好像衔接不上,唐突
张文基:可加小量插圖,给不太願意看文字的讀者
Alan吴老师:写文章与销售是相同的一回事。文章本身就是一个产品。作者是一名推销员,他的目的是希望读者能迫不及待的去读这篇文章,而且引起共鸣。所以读者的定位与销售产品给顾客的定位是一样的。如果你的读者是需要一篇消遣性的文章,那么叙述文,抒情文是好的文体。如果你的读者是需要一篇有关销售实战秘诀的话,论述文比较恰当。
(2)我的收获以及今后的改善计划:
收获:
➡️写作确实是需要“读者思维”,还是要多思考写作的目的,如果我是读者,我能从中间获得什么?一个技能?心理慰藉?一个思维模式?一个实践?
➡️文章的大框架非常重要,今天有几位是通过朋友圈过来反馈的,她们没有精读文章却通过大框架的阅览,大致了解文章想表达什么。
➡️语言文字的流畅性,这个和书面语表达和逻辑有紧密关系,我一个很喜欢查细节的朋友,就找到了一句语言不通畅的地方,再反复读了几遍,确实我理解想表达什么,可是一开始读起来会比较生硬不理解。
改善计划:
➡️写作前先写大框架,设立阅读对象,也可以先做一些访谈,问问大家如果写什么题材的文章,他们希望读到什么?
➡️然后有了框架和方向,开始规划内容,用什么故事,插图,引用等。
➡️最后也是不容忽视的,就是检查词句逻辑关系词句流畅等,多读几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