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正月初一早上,天刚蒙蒙亮,大人们就忙着准备出行的东西:馍馍、香、黄纸、鞭炮、酒等,催促孩子们赶紧起床。
就连平时圈在在圈里的马,牛,羊也都放了出来,打开大门,任它们嘶叫,撒欢。
整个村子的大人小孩都会出来了,有端盘子的,拿鞭炮的,抱麦草的,赶牲口的,都涌向庄外指定的地方。
这时出门见到别人,就要说吉利话,打恭作揖,互道祝福,“恭喜恭喜”,“发财发财”的声音不绝于耳。
出行的地方和时辰的选择也是有讲究的。还在腊月的时候,家族中辈份大而年长的老人,早就向懂阴阳五行的人那里打听好了出行的时辰、方位。
初一早晨,人们纷纷来到指定地点,先用麦草围一个大圆圈,各家在喜神所在的方向献上馍馍、油馃,点上三柱高香,奠洒了酒,拜上三拜。
然后全村人朝着喜神方向,在年纪较大的长辈的带领下行三跪九叩礼。
等拜完了喜神,再拜东、南、西、北四方诸神,尊长高声喊:“大吉大利”,“四季发财”,“东去东顺,西来西利”。
大家一边行跪拜礼,一边齐声应和着。拜完四方诸神,所有人再围成一个大圆圈,拜中央,互道祝福:“健康平安”“新年快乐”,“四季发财”,“万事如意”。
之后点燃了麦草,顿时熊熊大火燃起,形成一个巨大的火圈。
这时各家带来的鞭炮一起点燃,噼噼啪啪响彻云霄。此刻此刻,大人们有说有笑,各个喜气洋洋。孩子们更是活蹦乱跳,有的追逐打闹,有的比赛着放炮,这儿一枚“上天炮”呼啸着冲上天空,那儿一枚“钻地雷”打着旋儿爆响。
大人们望着哈哈大笑,提醒他们要小心。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未来,看到了希望,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大人小孩在火圈上跳过来跳过去,说是这样可以消灾避祸,跳得越高越远越好,连老人也加入其中了。
有的小孩调皮捣蛋,一脚踢起,火星飞溅,黑灰漫延,周围的人慌忙躲避,你推我搡,笑声一浪高于一浪。
聚到一起的牛羊们,也仿佛感受到了过年的快乐,有的在撒欢,有的在追逐,有的头对头“窃窃私语”。被圈养了一冬的它们,终于可以在此时放松一下了。
这一切做完,太阳出来了,红彤彤的阳光与跳动的火焰交相辉映,照暖了大地,映红了人的笑脸。
完成了出行仪式,要回家了,大人们都要给别人家的孩子怀里揣上几个馒头,将酒浇在土上,抟一个圆圆的泥弹,说是“元宝”,让小孩子攥在手里带回家去,祈愿一年四季财运滚滚。
老人在爱生毛病的小孩额头上抹上些许黑色的灰。他们一边做这些,一边口中念念有词.:“空怀出门,满怀进门”,“天官赐福,四季平安”。
值此,出行仪式算是正式结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