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这样的时刻:
花了时间和精力,好不容易写好了一篇文章,正很有成就感的沉浸在完成的喜悦中时,
谁知一个手欠,不小心按了删除键,一时间,文章化为乌有。
告诉我,此刻的心情会怎样?是不是崩溃到极点。
“唉呀,我怎么这么手欠,我到底在干吗?……”
各种自责悔恨一股脑全涌了上来。
如果这时,不知情的家人和朋友再问自己一句话,火气立马转移,简直引火上身,他们真的无辜的一片茫然。
其实,不只是我们普通人在面对类似的事会这样,一些有成就的大人物也一样难掩沮丧。
不同的是他们觉悟高,察觉自己陷入内耗中,他们能及时抽离,扭转局面。
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在40岁那年,写出了自己的第一本著作。
写完最后一页,他来到院子里散步,以平复自己激动的心情。
好巧不巧,他离开书房,一阵风吹来,书稿落了一地。
这时,送茶水的女佣看到,以为是丢弃的废纸,就随手投进火炉。
当卡莱尔回来,得知作品已化为灰烬,陷入深深的悔恨和绝望中。
接下来一段时间,他每天精神恍惚,饭吃不下,觉睡不好。
直到有一天,他看到日历,才发现自己竟白白浪费了三个月。
痛定思痛,他决定忘掉这件事,全身心投入创作中。
三年后,他写出了3卷本著作《法国革命》,一举成名,奠定了自己在学术界的大师地位。
与破事纠缠,只会无止境的消耗自己,得不偿失。
及时抽离,停止纠缠和消耗,才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最高明的处理方式。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遭遇小人和破事,实在难免。
我们虽无法掌控事情的发生,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选择,让事情尽量往好的方向发展,避免或少受伤害。
远离小人和破事,不计较不搭理不纠缠,护好自己周全才是万全之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