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丫丫没有上学的状态,作业写不完,连着两个月妈妈天天晚上陪着写作业,有时候丫丫边写边瞌睡,两个月后丫丫能轻松搞定作业——有的非常烧脑细胞的没兴趣写就不写。
整个小学阶段不在乎成绩,不过能拿到奖学金丫丫还是很开心,但不会为了奖学金而去特别努力。
初一才开始丫头很不在状态,成绩自然一落千丈,被老师打罚站,妈妈找老师交涉,自己调整丫头每门功课的学习状态,也帮她攻难题,其实有的题目妈妈读两遍她就知道了。也是两个月左右,丫头进入了状态。
高一,丫头知道了自我调整——
“今晚眼睛不错啊,看不出来疲惫。”
“嗯。。不是的,今天最后一节英语课,我在神游。”
“神游?你现在的课堂恐怕不能神游了。”
“以前初中的惯性。那时候我们英语老师照顾到所有人会把很多知识点反复讲,我会的就不听了。看来不能跟初中一样了。”
。。。
“妈,我怎么感觉我到高中变笨了呢?”在卧室待了会儿开门探头问了一句正在厨房收拾的老妈。
“你哪里是变笨了哦!不过是高中的知识更为专业系统化了,知识量更大了,你不补课,不熬夜,已经不错了。只是需要更专注,更认真有效利用时间了。”——怕丫头没听见,特意跑到她已经关闭的门口喊话“伢仔哎!你不是变笨,是知识变得更多更难,你需要更认真专注。”
高一,我们更多的是聊天。有时候丫头一天用在跟妈妈聊天的时间约两小时。分享快乐,分散压力,询问,疑惑。。。
初一因为从无忧无虑快乐而清丽的贵州到安徽过一种无趣学习生活,丫头一度焦虑。现在高中学习更为紧张,初中时妈妈曾努力跟丫头一起去发现我们所学学科的意义与趣味,希望以此来冲淡学校枯燥乏味的学习。如今高中,面临新一轮问题。
因为知道传统教育方式对孩子学习兴趣会有着巨大的摧毁率,所以我们一直在淡化竞争对学科魅力的冲击,学习的触角本来就是多方位,不必局限于课堂,现在的课堂更多已经成了名利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