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之美,在于人文。我自己理解的历史教学就是:用故事讲人物,用人物讲历史,用历史讲文化,用文化讲人性。所以无论现代教学手段多么丰富多样,讲授法都是课堂教学中最便捷、最高效的手段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讲授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脑力劳动的效率。”仅此意义而言,讲授法永远是不可取代的,而讲授语言的质量便决定了历史之美、人文之美能否被最大限度地得以彰显。在二十年的工作实践中,让我聊以自慰的事情之一就是从来没有放弃对讲述法的应用,以及对讲述语言的推敲和提炼。其间得失,聊叙一二。
在检测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时,有两处细微之处学生出现错误的频率极高:一是“割香港岛给英国”一句,很多学生写成“割香港给英国”;二是“赔款2100万元”,很多学生写成“赔款2100万两”。留心观察之后,才终于明白其中根源。原来在讲课过程中,我没有对关键概念进行详尽解释和说明,才导致学生对某些相近概念没有明确的界定,因而产生了混淆。因此再次处理这部分内容时,我就给学生细加讲解,让学生知道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三部分,在中英《南京条约》中被英国割占的只是香港中的一部分,即香港岛,而九龙和新界是在后来的《北京条约》和1898年瓜分狂潮中被割占。“万元”是以西班牙银元为计量单位的,一枚银元重约7钱2分到3分之间,实际价值是不值白银1两的。讲述了上述内容之后,学生的出错率明显降低很多。
历史之美从此之后,备课时我不再仅仅重视导语、过渡语、结束语的推敲,不再仅仅满足于对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的生动描述,也不会自得于准确把握了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因为事实告诉我,教师对教材固有内容的讲述是不可失之于细微之处的。课堂教学中,如果“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固然有舍主求次之弊,可如果“捡了西瓜丢了芝麻”也必会有功亏一篑之害的。
当我变换了角度重新回头审视教了很多遍的教材之后,我又发现了很多类似的细枝末节。比如,“秦王”和“秦始皇”,“秦国”和“秦朝”,“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和“中国近代化的开端”,“陶”和“瓷”,“陶瓷业”和“制瓷业”,“青铜器”和“青铜文明”,“道家”和“道教”,“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公有”和“国有”等等。原来处理这些内容时,都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总是想当然地以为既然认识就必然懂得。但事实上,很多学生是不懂的,或者似懂非懂懵懂不确定的。当学生根本不清楚学习内容为何物时,记忆错误也许不是更重要的,制约了学习历史的兴趣才是更严重的后果吧!
有句俗语:天下大事皆成于细。对于一个普通教师而言,我把课堂教学当成了我的大事。我喜爱历史,热爱历史教学,也因此希望有更多的学生喜爱历史,因为自己觉得历史能够给予他们的人文之美的滋养,是其他学科所不可比的。而教师精彩、生动、准确、简练、细致入微的课堂讲述,便是让这一人文之美得以最大化发散的重要途径之一。
美丽的文字才能彰显人文之美,人性和文化的美丽才是历史的灵魂。愿我们每节课讲的,都是这样的一些文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