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为了证书上网校后,有了压力。虽然网校帮助提供考点、梳理知识点、提供训练题目,但是记忆力太差,主观题记不住。上周网校没有安排课程,为了迎接接下来的中国近代史课程,小小的放松了一下,过了几天偷懒的日子。
在周日晚上恢复状态,到老瑞房间和他一起学习。我发现网校比较适合老瑞,他会主动学习新的内容(根据网校的推荐)。需要跟上他的步伐啊。
一早听到一个关于认知的讲座,很感兴趣:森林里有课大树突然到了,假设当时没人在场,那它还会不会发出“轰然”倒地的声音呢?答案是不会。
原因是:1、声音源的振动引起介质振动。2、到达人的外耳廓。3、传到内部鼓膜,引起鼓膜振动(我们的中耳内部还有三块听骨连接了鼓膜与耳蜗,它们起到了杠杆放大的作用,放大的幅度差不多是10-18倍)。4、传入内耳,内耳的振动是耳蜗的液体出现波动,并以此推动纤细的毛像风吹杨柳一样摆动,对应的毛细胞因此产生容易被大脑识别的声音电信号。5、大脑对这些电信号进行处理。6、我们听到了声音。
以上是很专业的表述,不一定要知道它的细节,但通俗说:任何感知都是一个及其复杂的产生和信息处理系统。
森林里的大树有没有轰然倒地,它背后的原理很简单:树倒地会发出振动,但如果没有我们的耳朵、耳廓、中耳、内耳、毛细胞产生的电信号,以及大脑翻译处理这些电信号,那么,大树的倒地就没有声音。
认知不是独舞,而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一早的认知讲座,开启了一天好的开始,下午有个培训可以用在开场,真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