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也许是网络时代最伟大的产品之一。没有人可以否认它的不可替代与举足轻重。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手机早已经变成了我们的器官,而软件则接管了我们的世界。
一直以来,我也像身边的任何人一样习惯于微信搭建的社交空间。直到有一天,一个无意中发现的细节引起了我的沉思。
每次打开微信,照例总会有数十上百条新信息未读提醒。一堆鲜艳的小红点,像是万叶中的颗颗浆果,等待着我们去逐一点击采摘。
发来信息的有许多人,同事,朋友,陌生人,家人,以及机器人。毕竟精力时间有限,首先点开哪一个,必须看哪一个,这是个问题。
不管先打开哪个,阅读哪个,然而我却发现自己竟然每次都会选择忽略掉父母发来的信息,大多数时候竟然连点开都不点,而是直接一个长按瞬间删除。
在酝酿这篇文章的时候,我问自己为什么不点开看一看?其实原因很简单,之前父母刚开始学会用微信的那阵子,对于他们偶尔发来的信息我还是会打开看一下的,内容不外乎两类,或者是提醒天气冷暖,询问工作情况,孙辈怎么样等等的日常叮嘱,或者就是公众号上推荐的健康、教育类的软文。
看了几次,心里并不以为然,反而觉得发这些有点多余,自己又不是小孩不会照顾自己安排生活,发的软文也大都是一些网上到处可以看到的大众知识。于是慢慢就不怎么点开再耐心地读了。
现在仔细想起来,是自己根本没有理解父母的苦心。老辈人没太多文化,也不懂数码技术,能够摸索着学会使用微信本来就是不简单的事,而支撑他们克服文化、习惯和年龄上的障碍,让他们顺利学会使用这样的新事物,靠的正是那份舍不掉的爱子情深。学会之后,平日里总怕打电话会影响我工作休息,于是便选择了微信发信息的方式来含蓄简单地一两句话表达自己的关心。他们的信息获取渠道也比我们有限得多,偶尔看到他们觉得好的文章也第一时间想到身为儿女的我们。
可是我呢?却看都不看就把它删掉,宁愿去点开一些毫无意义的花边段子,去关注跟自己没有多大关系的陌生人的生活,去跟公众平台机器人对话,却任由自己一点点、一次次辜负父母的心意。
以前有人说过,浪费就是犯罪,像我这样对父母情感的浪费,比犯罪又好到哪里去?
当我终于注意到自己的这一使用细节之后,我想也许我所忽略掉的,其实才是最应该值得我珍视的部分。
父母给我们的爱是最无私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习以为常,不去珍惜,最真的爱,却总是被我们随意丢弃。
写到这里,我做了一个决定,把微信里父母的消息置顶,以后每次都要好好去阅读和体会。
朋友,你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