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尔听到一个家长带着孩子和人讲,老师对他孩子不好。理由是她孩子成绩很好,考了几次第一了,老师却不表扬他。
听到这个家长当着孩子的面这样在人前议论孩子的老师,我就为这个孩子感到惋惜。这个孩子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长大,将来不会有大格局了。
一个心胸狭隘的母亲怎能培养出大格局的孩子?一个不尊重老师的家长怎能教会孩子尊敬老师?一个不尊重老师的学生怎么会听信老师的教导?“尊其师,信其道”也,这是古之圣贤的教诲。
教育是一个灵魂感染另一个灵魂,教育要靠人格魅力打动人、感染人。感染了,慢慢同频了,才能接受老师的思想和能量。即先尊重老师,对老师有无比的敬意,才能慢慢接近老师的频率。同频了才能最大化地接受老师的能量。
浅显地说就是,学生对老师无比的信任,才能完全接受老师的教诲。其实影响人的是思想,知识是传授,谁都行,思想不行。传授知识的老师只能称为匠人,这样的老师历朝历代多了去了,被后人叫的出名字的又有几何?影响人思想的老师被称为圣人,自古至今的圣人就屈指可数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鬼谷子等,都能数出几个。换个说法,回忆教过你的老师,影响你最深的是教你认字的,还是教你做人的?
我们往往记不住老师课堂上谁教你认识哪个字,但你能记住老师握笔的姿势,着装特点和他的言行习惯等。你会记住老师的口头禅,也会模仿她的字,还有些说不清的东西也会悄无声息浸润你,这就是影响。
当你怀着对老师敬重的心情,就会看到高大之处,对其不足视为常人之举。你模仿的是你欣赏之处,仰慕之处,对其常人之举也能理解,绝对不会盯着不放。
当你对老师用审视的眼睛去挑剔,你看到的都是污点,你会越看越丑,越看越讨厌。哪里还愿去听信他?
老师也是凡夫,孩子没有辨别能力,最容易受最亲近的人感染,所以家长在家里对老师的评价就会影响孩子对老师的亲疏。
明智的家长在孩子面前夸赞他的老师,树立老师的高大形象,撇开常人之举,教孩子“尊其师”,孩子才能“信其道”。
聪明的你,知道该如何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