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面上含义:
“主观”,就是站在主人的角度看问题,而“客观”,则是站在客人的角度看问题。
(二)通常语境中的含义:
“主观”,是指人的一种思考方式,与“客观”相反。所谓“主观”就是凭借自己的感情去看待事物,并作结论、决策和行为反应,而不能与其他不同看法的人仔细商讨,称为“主观”。
“客观”,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一切事物。换言之,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它、是否知道它、是否承认它...都照样存在的,就是客观的。
(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含义:
所谓“主观”,指人的意识、精神;所谓“客观”,指人的意识以外的物质世界,或指认识的一切对象。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观”和“客观”是对立的统一。“客观”是不依赖于“主观”而独立存在的,“主观”能动地反映客观,并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客观,指人的认识从实际出发;主观,指人的认识不从实际出发,即主观性。
主观随客观而形成和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尽管这些规律很多还不为人们所了解。那么这些主观形成变化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愿改变的,所以是客观。
(四)主观主义的含义:
一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特点是: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不是从客观实际出发,而是从主观感情、愿望、意志出发,从狭隘的个人经验或本本出发,采取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使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在实际工作中,常常表现为教条主义和狭隘经验主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