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艺术和创作是心灵的避难所

艺术和创作是心灵的避难所

作者: Yi2020 | 来源:发表于2023-04-25 21:35 被阅读0次
    只有一个避难所,一副药方,那就是艺术和创作”。——陀思妥耶夫斯基

    后疫情笼罩下的2023,注定是不平凡的,人们经历了太多的坎坷与磨难。幸好还有书籍和影视相伴,每本书每个故事,都是时代的一个剖面,让我们更好地认清当下,走向未来。

    无论是书写还是被书写,对于那些被迫逃离家园的人们的故事,虽如沧海一粟,但足以震撼人心。

    2023年,全球范围内被迫流离失所的难民人数已超1.03亿,地球超1%人口的生活被连根拔起。希望大家都能通过书籍和影视,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感知与理解,摆脱由数字带来的抽象与冷漠,感知被迫流离失所者的苦难与坚韧,从而与世界上另一个生命相遇和相知。

    Wandering Souls,【英】Cecile Pin 著

    There are the goodbyes and then the fishing out of the bodies – everything in between is speculation.

    在越南文化中,如果有人没能在家乡得到妥善安葬,“他们的灵魂就会被诅咒,像鬼魂一样漫无目的地在尘世间游荡。”

    20世纪70年代的越南,随着最后一架美军飞机离开越南领土,Anh、Minh和Thanh姐弟三人先于家人几周逃离村庄,踏上了中转香港的危险旅途。然而,一艘沉船将他们的计划彻底打乱,Anh姐弟失去了家人,从此再也没有了家。三个孤儿辗转抵达英国,在残酷的新土地上挣扎求生……

    本书将虚构人物置于真实的历史事件之中,在生与死的声音交融,在无数人被战争打上深刻烙印却又不遗余力追求美好未来的奋斗之中,为流浪的灵魂寻觅归处。

    《同情者》,【美】阮清越 著

    一个丰富的移民故事,一个双面人的辛辣独白,一个横跨越南、美国两个世界的声音。

    《同情者》集历史、政治、间谍、惊悚等元素于一身,讲述了一个潜伏在南越的北越间谍,在双面人生中艰难求索的故事。1975年,随着越南实现南北统一,潜伏在南越的主人公随长官一道逃难至美国,在美国继续进行间谍工作。

    在此期间,主人公兼难民与间谍两重身份,身心痛苦难与人言。对南越同胞、北越同志、南越士兵、越南难民和其他少数族群等等这一美国白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都抱有深刻的同情。同情令他辗转反侧,对自我身份的迷茫与探索也让他越加痛苦……作为间谍、卧底、内鬼和双面人,主人公在危机四伏的潜伏任务和身份危机中艰难行进。

    《门口的陌生人》,【英】齐格蒙特·鲍曼 著

    当大门被暴力、饥饿等因素而被迫流离失所的难民们叩响,对于大门后的人们而言,这些不请自来的客人会引发何种反应?

    在本书中,齐格蒙特·鲍曼分析了针对“难民危机”发生的道德恐慌的根源、表现和影响。他认为,相互孤立、彼此隔离的策略难以持久。走出危机的唯一道路,就是承认不同种族的人们本就相互依赖,并努力找到新的方式,使各方团结协作,共谋生存。

    《泪与盐》【意】皮埃罗·巴尔托洛、【意】莉迪亚·提洛塔 著

    对于巴尔托洛和其他兰佩杜萨人来说,把任何一个人留在海上听由命运摆布,都是不可接受的。这是谁也不能违背的海洋规则。

    在兰佩杜萨生活并不容易。这片小小海滩从非洲大陆脱离开来,向着欧洲迁移,仿佛是自愿成为二者间的桥梁。这座小岛因而变成无数非洲难民进入欧洲的中转站。孤注一掷的人们选择用最卑微、凶险的偷渡方式,远离故土的战乱和伤痛。原本作为希望之路的海洋,却往往成为命运翻覆的地狱。

    皮埃罗•巴尔托洛,是一个贫苦的兰佩杜萨渔民之子,于1991 年毅然回到家乡,开设了岛上第一间诊所,他的诊所从此就成为难民危机前线的一处战壕。无数次的紧急救治、检查、驰援、验尸...... 巴尔托洛医生和同事及当地人共同救助了近20万来自利比亚、叙利亚、加纳等国的难民。

    在本书中,他以外科手术刀一样精准、犀利的文字,呈现了一段段破碎的人生,以及永远无法愈合的精神创伤。这些记录更尖锐地叩问文明和身份的边界,让我们追问这些悲剧因何而生,尚且未被苦难波及的麻木社会,又该如何面对人类制造的终极苦难。

    海水的咸涩,究竟来自盐,还是浮沉其中的泪?

    《精灵之屋》,【美】伊莎贝尔·奥朗德 著

    用爱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

    《精灵之屋》是美籍智利作家伊莎贝尔·奥朗德,根据自己的流亡经历创作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该书以两个家族四代人之间扣人心弦的恩怨纠葛为主线,展现了一个拉丁美洲国家从20世纪初到1973年间风云变幻的历史。

    “我想说明的是,生活其实就是在兜圈子,各种事件互相交织,历史不断重复,根本就没有开始和结束”。

    书中给人无尽遐思,而影视作品则更为直观地将故事呈现在人们眼前。艺术来源于生活,但真实的生活比电影更残酷。当我们把视角聚焦到战争和难民背景下,一个个具体鲜活的人时,才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到战争的无奈和苦痛。

    这些影片不断地在警示人们: 和平的珍贵。以下是难民与战争的影视主题作品,让我们走进他们的生活与世界……

    影片《流浪的迪潘》: 在斯里兰卡,内战行将结束,无数难民翘首以盼,期待离开这片被战火摧残的土地。

    年轻女人雅丽妮、前猛虎组织成员迪潘和父母双亡的九岁小女孩伊莱娅,这三个陌生人为了申请庇护而冒充一家人,来到法国巴黎郊区开始新生活。他们的生活看似走上正轨,但充斥着暴力、毒品、犯罪的巴黎郊区,注定不会是他们平静生活的乐土。

    当命运跌穿谷底,“亲人”间的羁绊成为唯一让人不至于淹没的力量。为了保护家人,迪潘只好用自己最熟悉的”手段”,守护这个由陌生人组成的相依为命的“家”。

    该片由死亡开始,以希望结束,过程感人至深,充满人性的悲悯。一股隐隐的危机感贯穿始终,暴力与温情,在这部影片中达成了微妙而又温柔的平衡……

    影片《何以为家》: 对于一些人来说,仅仅是活着就要拼尽全力。

    黎巴嫩一个小城镇里的法庭上,12岁的小男孩赞恩,因持刀伤人被判入狱。法庭上,小赞恩状告他的亲生父母,因为父母给了他生命……故事就此展开,对亲情的反思、对家国关系的思考、对战争的痛斥相互交织,因战乱而被迫流离失所者及其后代的痛苦命运,从泥泞中探出身,向全世界发出呼号……

    影片《白日青春》: 土地与身份的认同、亲情与救赎的尖锐问题,在不断上演。

    在香港出生并长大的巴基斯坦裔男孩哈山,梦想和家人能够移民加拿大,但随着其父因车祸意外身亡,哈山的移民梦破碎……失去父亲的哈山走投无路,此时的士司机陈白日却决定协助难民男孩偷渡,并由此展开公路逃亡。在逃亡过程中,哈山对陈白日愈发信任,却惊觉陈白日竟是撞死自己父亲的凶手!哈山会否跟陈白日继续逃亡?二人前路又在何方……在悬疑和张力的外壳之下,的士司机与难民男孩之间柔软又难解的纠葛缓缓浮出水面……

    影片《养家之人》: 在无数个帕尔瓦娜的人生中,“滋养鲜花的该是雨露,不是那滚滚雷鸣”。

    11岁的帕尔瓦娜在喀布尔有一个贫穷却快乐的家。风沙从四面八方灌进她的房子,但干净明亮的梦正从这里发芽。开明的教师爸爸教她和姐姐识文断字。然而,在2001年塔利班控制下的阿富汗,女性接受教育简直是天方夜谭,帕尔瓦娜的爸爸因此被迫害入狱,不安与苦难就这样降临……为了养家糊口,帕尔瓦娜心一横,剪掉心爱的长发,伪装成男孩,到集市上边做苦工边打听父亲的下落……

    影片《腹中甜》: 莉莉的故事和她见证的一切,不仅批判了社会带给女性的规训和苦痛,也痛斥了战争施加在民众身上的苦难。

    这是由埃塞俄比亚导演泽瑟森·梅哈里,以非洲为舞台的难民题材,讲述了一个身份错位的异乡人,横跨三国的跌宕人生……从小被父母遗弃的莉莉在非洲神殿长大,因性别和肤色问题遭遇歧视,前往埃塞尔比亚后,又遭遇战乱,遂逃往英国……这个融合了女性割礼、非洲社会风貌、信仰、爱情与友情的电影,有着独特的细腻笔触。在严峻、冷酷的现实之下,诗意和流动的灵性无处不在。这部电影更借助白人穆斯林这一冲突形象,探讨了社会与自我之间的塑造关系,展开了一场关于家和身份的对谈……

    影片《狙击手的战争》: ”这里的猫都有脑震荡,不能像其他地方的猫一样发出声音”。

    该片讲述了2014年乌克兰战争爆发,一个名叫德基的建筑工人自愿参军,重新拿起狙击枪,再次成为了一名狙击手的故事。影片镜头之下,有痛苦、悲凉和疲倦,那是战争中大部分普通人的痛心……电影从德基的角度,看北约与俄罗斯的矛盾,这种真实的镜头,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战争的紧张和残酷……

    影片《远方的狗吠声》: 本应健康快乐成长的孩子,被迫卷入无休止的战争,只剩下充满战火和暴力的童年记忆。

    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和祖母共同面对战争的故事,影片以儿童视角呈现的战争故事总是格外让人心碎……10岁的小男孩奥列格和祖母住在乌克兰东部,炮火袭击的声音不时传来,社区许多居民陆续搬离,而奥列格一家无处可去。

    奥列格常常和周围的男孩一起去野外,有一次,他拿起枪支射杀了一只青蛙,向来善良宽容的祖母斩钉截铁地教训了他。这部影片中: 天空似乎总是阴沉沉的,远处的狗吠声和炮火声参杂在一起,寒冷的冬天,生活似乎总是无望……大人们无奈,小男孩也变得忧郁、沉默。

    该纪录片与现实的对照令人心痛。现实俄乌战争中,也是从乌克兰东部地区被迫撤离的一个6岁小男孩,他和奶奶一起被安排住在一个汽车旅馆,小男孩笑着对镜头说,“我喜欢和猫一起待在家里”。纯真的孩子对着镜头说出的这个小小愿望,令人格外心碎。孩子想在一个和平安全的世界成长,为什么就那么难?

    影片《DONBASS》: 这里时常爆发战争,暴力和仇恨变成了人们自我表达的途径,充满了死亡的威胁。

    影片讲述了一场爆发在乌克兰东部顿巴斯的战争,在这场战争里衍生出了军事冲突、犯罪行为、分裂主义者主导的大肆掠夺……这并不是一个关于某个地区、某个国家或某种政治体系的故事,而是一个展示关于迷失于谎言与真相中,试图去寻找自我身份的失落的世界而这事关我们每一个人

    这里的生活是无法想象的: 影片一点点拼凑出战争带给这个地区和当地人们的影响,异类者成为景观,群体的暴力成为常态,所有的人显得麻木又虚浮……

    影片《吾等何处去》: 一群女性捧着男人的照片向着村庄里的墓地前行,照片上的男人都是因为一场无意义的战争而死去。

    这部电影从女性视角看待战争,讲述了一群女性打出反战旗号,并且身体力行的反战故事。由黎巴嫩导演娜丁·拉巴基执导,她的另一部作品《何以为家》也获得众多国际电影节的提名。

    《吾等何处去》中,战争开始前,这群女性就为反战做了不少努力:  面对村庄外因宗教分歧而引发的战争,她们毫不犹豫地选择切断一切能够接收到该消息的渠道,试图转移男人们对战争的注意力,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信念。

    然而,她们最终还是没能阻止事情的发生,想要维持和平的心愿破裂了,“男人们的战争”还是开始了……该故事也是在拷问电影以及现实中的所有人:面对这种分歧我们该如何选择?无意义的战争除了让无辜的人失去家园和生命,究竟还剩下什么?

    影片《波斯语课》: 为了活下去,你做过最不可思议的事情是什么?创造一门语言。

    影片讲述了一个看似荒诞却震撼的故事。故事背景发生在1942年法国的过渡营,大量的犹太人被羁押在此,等候被运往波兰的集中营……此时一个比利时的犹太人在逃亡瑞士的路上被抓,却因路上偶然得到的一本波斯语书而逃过一劫。

    营地有一个上尉,需要波斯语老师,这个犹太人就这样冒充自己是波斯人:

    一边帮厨劳役,一边造词教学,以集中营为背景,以假语言为纽带,一个温和的军官,一个绝望的囚犯,开始了一场猫鼠游戏……

    整部电影就像一部心理惊悚片,在荒诞的幽默感和死亡的沉痛感中,讲述着二战集中营的悲伤故事。最后结局电影才揭晓,囚犯吉尔斯自创的这个“波斯语”语言系统,并不是胡编的,而是以集中营里面被关押的犹太人名字,作为词根建立起来的。

    当吉尔斯泪流满面地念出他们的名字时,因为拥有了名字,那些陌生的、失去生命的犹太人,便不再是无名之辈,苦难不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个具体、令人心痛的生命。被关押的犹太人看着身边的朋友一个个接连失去生命,此刻暴戾的军官也想要去德黑兰开餐馆。

    身处这场战争中的人们,其实都渴望结束这不安宁的动荡生活……

    俄乌战争期间的一对情侣

    2023年未过半,在互联网时代的直播下,人们目睹残忍的战争撕碎了平民的家园,暴力和冲突让无数人被迫成为难民远走他国,逃离这战火、血腥和暴力的环境,还有极端天气也让饥肠辘辘的人们在恐惧之中挥别家乡......疫情和战争的双重打击之下,世界还会变好吗?

    我仍然愿意相信,未来世界会变好,相信人类能够和平相处,因为人们对爱与和平的渴望永远不会消失。那些正在受苦的人们也在苦难中彰显着冲出苦难的勇气与坚韧,“有蜜蜂的地方就有花,有花的地方就有新生活与希望”。世界虽瞬息万变,但希望的种子一直都在。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人与人的联结会帮助我们彼此理解、互相关注。当我们翻开书本,走进电影,我们将更加深刻理解并洞悉一种我们曾无法想象的人生,在这无数个需要被聆听的故事中,我们与另一个世界相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艺术和创作是心灵的避难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aju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