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9日,又一个月过去了。
很多年前,我就有习惯一个月一个月写点总结。现在看起来,是有用,也是无用。
说有用,是因为至少我记录下来了,不至于时间过去了,我对自己做过什么印象模糊。说无用,是因为大多数记录是碎片化的。过去我很少有整年的大目标。常常是年初设置一个目标,过了几个月后,我又去做调整。因为连贯性不强,常常到了年底也没完成几件事。关于这一点,我去年用了一个小办法:在年初就把目标写到每个月前面。
这招有帮助,去年一整年我都是紧紧抓着两个目标去做,也完成了。这种感觉很好,当问到去年怎么样?我可以用很简单的语言回答:挺好的,完成了目标xxx和xxx。
以前我什么都想要,目标每年都要写上存多少钱,读多少书,去哪里玩,练习跳舞等等。这些虽然是多维度的,但都是要花钱的。当我赚的钱甚至都不够完成我存钱目标时,我就应该学会砍掉一些支出,或者想办法做兼职去完成存钱的目标。但过去我不会这么想,以前的心态就是既要还要。这样就很难完成。当最重要的目标只有1-2个,遇到冲突时就可以有很明确的优先次序,跟目标无关的事情先放一放。去年生活就很简单,周末和假期很多时候都是为目标忙活。
每每翻看过去的记录,都能看到一个清澈又愚蠢的自己。我很真诚地在笔记里写下彼时内心的独白,大声呐喊要改变自己、改变人生。但很多个周末我安排在第一位的要事都是计划去哪玩。周末的时间比较完整,我却很少花在自己的目标上,而是用在吃喝玩乐上。试问这样能完成多少目标呢?以前很多记录是写情绪上的问题,比如被某某某气到了,气到要花个下午去外面吃喝玩乐缓解的那种,典型的20来岁初入职场小姑娘的生活。现在职场上关系相对简单,而且经历和年纪上来了,很多事情也不会再放在心上,就算记在本子上也是几句话就带过。
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要学会把控制情绪和把握好时间分配。
人生规划也很重要。我很长时间里是没有人生规划的,我以为我有,但其实我没有。比如我的人生大事包括了结婚生子,但我并没有把现实生活跟这结合起来。似乎觉得只要做好手上的工作,只要认真努力工作,未来就会越来越好。也正是因为我不曾细想人生规划,所以20岁-30岁这段时间里我没有大的目标。有一段时间我天天练习英语,给别人给自己都营造一种很努力的假象。但我觉得这种学习计划是虚空的,它跟我当下的当时的工作生活关系不大。我当时只是有种执念,觉得总得学点什么。当时练习的语感、词汇,后期因为没有运用上很快也就忘记了。
想到这里也不免有点焦虑,我竟然就这样过了自己的20来岁。现在进入30岁好像也还说不上对人生有多清醒的规划。希望等我40+的时候再看回30来岁的笔记,不再是充斥着情绪化的呐喊,而是一步步完成目标的过程。
今年我也给自己制定了目标。2月梳理出来后,我就在开始执行。但3月还是我的放假调整月(我还是很爱玩呀......)。虽然每个周末我都有安排事情在忙,但更多是边玩边完成它。回暖的初春,久违的阳光,都让我贪婪地享受每个周末的玩乐。
4月进入梅雨季,既然下雨天不能常常外出去玩,就赶紧把心收一收,继续追赶自己的目标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