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妈妈有些激动,同时还带着几分理直气壮地跟我说:“你赶紧看看我发给你的文章!是一个名牌大学教授说的话!你平常总跟我说不要打孩子,你看看人家大学教授都不同意! ”
我疑惑的打开了文章,一边浏览一边还听到妈妈在耳边不停的唠叨。浏览完,我大概明白了妈妈为什么激动。因为这篇文章非常吻合他们这一辈人的“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 等教育观。最重要的是人家搬出了“名牌大学教授”这个权威,让妈妈更是感觉自己找到了反驳我的充分理由。
事实上,文章的某些点确实比较有道理。但在我看来其分析的角度不够全面,其中心观点也没有能够让人特别信服的论据支撑。还有些偏激性。而令我激动甚至有些生气的是:文章来源的公众号又是“某某解梦”。
我激动是因为之前也见到妈妈分享过很多这上面的文章。而每次浏览这样的文章都使我头疼。很多文字,都是为了博得妈妈他们这一代人的阅读和关注,顺他们的心去搬弄的一些带片面性和偏激性的单方面理论,而很少从客观多角度去分析事实。
于是开始义愤填膺,从不同角度跟妈妈去理论,理论完后,我还让妈妈不要再关注这样的公众号。并顺势推荐了几个我认为比较理性一些的公众号给她。
可是接下来,我发现了妈妈的变化:一开始的理直气壮和激动情绪没有了,换作的是有些失落和无奈的表情;一开始很多话跟我唠叨的她,现在什么也不说,安安静静的坐着。见此景,我内心忽然一阵内疚。不知怎么,我有些后悔那么激烈的去反驳妈妈,尽管我有我认为的充分理由......
我意识到:如果我一味地为自己而去反驳和排斥妈妈的观点,而不是首先站在爱妈妈和关心妈妈的立场。那么,这与我反对的老一辈一味地坚持 “打骂批评教育” 的效果不是一样吗?不也是适得其反吗?
比起与妈妈理论观点的对错,我想我内心更希望的是:妈妈能健康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