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362157/839b028f077a6115.jpg)
关系是我们生命主要的基石。每一次与人的互动都会建立一段关系,不管是在工作、家庭中或与邮差先生的互动。如果我们可以与我们的孩子建立成功的关系,他们就可以从我们的身上学习这項重要的技巧。然而,评断是阻碍关系成长与发展最大的障碍,也就是我们对某人或某事的预设立场。
我们都会评断他人,也许不是有意的,不过,当我们与他人照面后,评断的程序就启动了。然而问题是, 评断使我们的生命停滞不前, 如果我们每天醒来,看到的都是一个相同的旧世界,而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模式和过去一模一样, 每一天就象是重复昨日一般, 那很可能是我们己困在自己的评断之中。我们的评断使我们的世界和身处其中的人物「定格」,阻断了我们生命中的顺流。
当我们评断他人时,我们所指的是,「这个人或事情就是这样啦!」然后你猜结果会如何?....这样一来,我们就永远会用这种角度去看待对方.我们的评断永远会让我们身陷牺牲之中。想象一下,假设我们评断一位同事很笨,那我们就会以这种眼光来看待他, 而且我们还会找身边的人来附和我们的看法。 然而,由于他是我们的同事,所以,情况就变得我们不只要做自己的工作,連帯他的工作也要做,而这就是牺牲。在评断中,不管我们视他人优或劣于我们,结果都是牺牲和造就一段不平等的关系, 而这一切都是源自于我们的评断!
然而,付出与宽恕可以释放这种动能。除非我们以某种方式付出给对方,否则双方都不会有所提升,而且当我们采取行动后,双方都会因此往前,并且为生命帯来顺流。当我们不再评断时,生命彷彿进入一个全新的顺流,美好的事物开始迎向我们。我们无须促使每件事情发生, 一切会自然展开,而且机会就会出现。
我们的评断是打哪儿来的呢?为何我们会在他人身上看到这一切呢?
关于我们心智运作的方式,许多精神病学者都有详细的文献记载,包括荣格与佛洛伊德。所有我们对自已不满与评断的一切,我们会将之埋藏在内心深处,然后投射到我们世界中的人物身上。一开始,我们会投射到最亲近的人身上,当我们发觉他们身上有那些我们不满的特质时,我们就会评断他们,正如我们曽经评断自己一样。我们都会对伴侣和孩子做出这种投射,很自然地,那些远离我们的人似乎不太会表现出一些令我们不满的行为,原因就是在于他们离我们很远。如果这些人也像我们的孩子一样与我们很亲近,那么过不了多久, 他们很可能也会表现出一些令你不满的行为。
评断已道出我们的内心世界。事实上, 我们之所以可以从他人身上看到这些特质,通常是帯有情绪的,这意味着其实我们自己心知肚明,而且这些一定是关于我们对自己的隐藏信念。当我们摆脱评断时,我们就可以从目前生命中的困境解脱,并且继续向前。
摘自杰夫-艾伦、艾莉森-班克斯《父母觉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