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七章(2)

第七章(2)

作者: 白色绸缎 | 来源:发表于2024-06-29 13:12 被阅读0次

    董作宾赴台不久,在朱家骅与傅斯年的支持鼓动下,创办了一本学术性刊物,并担任发行人。傅死前头一个晚上对妻子说,等一笔稿费来了就做棉裤,说的就是在这本杂志上发的文章稿费。傅尚且家境如此困难,何况有十个孩子的董作宾,每月到了20日之后,就用南瓜加盐煮稀饭过日子,一直熬到下个月发薪水。董有时讲完课,肚饿,就到校内买点花生米充饥,边走边吃,同事问他为何不到家中再吃?他说我家食指浩繁,回去就不是我的了。

    后香港大学有意邀董赴港任教,薪水高于他在台收入总和的两倍,于是辞职,请了假,到港赴任,离开了立志作为终身职业的甲骨文硏究。胡适甴美抵台出任中央硏究院院长,力邀董从事以前的教学与硏究工作,董听从召唤,回了台。但史语所所长已是李济,董无职务可言,无组可归,只好专任台大教授。胡适想了个两全方法,史语所成立一个甲骨学硏究,由董主持工作。1958年11月鸣啰开张,1963年11月23日,董过世,这日恰逢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身亡,蒋介石亲书挽额“积学贻微”,葬于中央硏究院高山之阳,与胡适墓为邻。一代甲骨大师就此安息。同年过世的还有朱家骅、董同龢。朱的葬礼与胡适比简单得多,朱曾在中国政坛学界呼风唤雨30余年,蒋特赠“怆怀勋硕”挽额,其间的裂隙和隐情亦令旁观者看得分明。

    董这根宏大支柱轰然倒塌后,尚剩李济、石璋如、高去寻等几人苦苦支撑。掌舵的李济苦不堪言,欲进史语所不得的李敖言:李济是渐成文化沙漠和板结的岩石的台湾孤岛有执照的数一数二的凿井工程师,无法凿井。一他继承了这副僵化的衣钵与工具,无法把他们从牌桌拉下,拉下也没用,他们已不会凿井,只会把持几处水源不放。年轻一代泪眼望李济,李济不敢抓赌,反倒做了替罪羊。二李济性格上不适合做领导人物,自古做领导人物的人,凡不能在雍容、精明、小事糊涂或硬冲任何一点上炉火纯青,都难兔走上恶恶而不能去,爱才而不能用的十字街头。后李济因李敖有才华而品行不端拒绝他进史语所,李敖因此怀恨,大骂李济,历数其九大罪状,从咬文到狂吠与咬人。在被叫骂与攻讦的日子,李济拒绝美国一些大学的邀请,没有移民,像胡适使美、梅贻琦保管清华基金一样,也是为了一件大事因缘而来,一如既往地与同事对运台的殷墟发掘器物投入大量精力进行整理硏究,用英文写了一部全方位总结的著作《安阳》,先后在美与日出版,把硏究成果与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展示于东西方学界,争得一世界性名誉。

    同济读书的李光漠随父亲押宝抵台后,收到上海同济同学来信,希望他回转学校一起学习。只身一人回到大陆,一别与父母竟成永别。1978年李济因心脏病猝发辞世,是日,恰为他亲手创建的台大考古人类学系成立30周年。

    李济去世25年后,被誉为考古人瑞的石璋如病逝,享寿104岁。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第一代画了一个彻底的句号。石璋如是一位一生唯一念的学者,病榻上经常梦回安阳小屯继续他的发掘工作。清醒时分更忆起四川李庄板栗坳。去世前三天,托陈存恭把最新出版的《石璋如先生访谈录》拿到病床前,亲笔签名后,叮嘱陈寄往四川李庄镇人民政府。

    钱穆1949年秋,出任香港亚洲文商学院院长,1950年秋,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使流亡学生得以弦歌不绝,获香港政府尊崇,获香港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在办学院期间,奔走港台之间,就经费问题和办学艰难。目睹傅斯年之丧,还遭遇无妄之灾,又饱尝艳福,与女弟子胡美琦老少婚配。大陆文革之风蔓延港,蒋介石邀请钱来台,令蒋经国拜师,学治国之学。蒋经国在外双溪为之建素书楼,同年膺选中硏院院士,爱情、事业、名声,钱一生达其巅峰时刻。20年过去,两蒋威权时代不再,素书楼是阳明山管理局所建,一个叫陈水扁的立法委员闻听,大造舆论,并书面质询台北政府强烈要求收回素书楼。把素书楼改为钱穆纪念馆。钱闻听,愤然叹道:活着不让我住,还没有死就建纪念馆,哪家的逻辑?95岁、双目失明的钱穆被迫迁出居住20多年的素书楼,不到三个月就病逝于新辟的寓所。陈水扁当选台北市长后,曾对当年的鲁莽举动表示忏悔。1991年,胡美琦遵钱遗愿,把钱骨灰葬于无锡太湖之滨的石皮山。钱去世20周年,马英九来素书楼发表讲话,胡美琦在追思会上,再次吟咏钱去世前写的一副春联:尘世无常,性命终将老去。天道好还,人文幸得绵延。

    2024年6月30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七章(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aru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