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899833/0b0840c41a610922.jpg)
为什么易经可以预测?
其实是我们的选择出卖了我们!
早上出门前我们精心挑选的衣服,亦或是匆忙套上的;
我们在饭店里犹豫来犹豫去点的菜;
我们玩到一起的小伙伴;
我们日日刷淘宝,买回来的那些东西;
没有一样不是在默默的诉说着我们的选择模式
诉说着我们的喜好
我们不断的盲目的在做着主动选择或是被动选择
(被动选择也是我们的一种选择模式)
这个好吃,那个不好吃;
这个好看,那个不好看;
喜欢这个节目,讨厌那个……
很多不懂易经,不懂传统文化的人,经常把这些描述成所谓封建迷信
那历史上的推背图,烧饼歌等等,再后来的历史发展中都有应验,又怎么解释
所以这些人都是很幼稚和盲目的
很少去思考我们为什么这样选择
为什么有这样的选择模式?
这个模式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只是盲目的活在自己的模式里
或者妈妈的模式里,或者爸爸的模式里
或者……
我们有时候会惊奇的发现:
我们喊着妈妈的台词,骂着自己的先生
仿佛我们在重演妈妈的人生
而《易经》的方法就是透过一个人的选择的呈现,推导出背后那个决定选择的“脚本”,然后就像一台服务器被攻入了后台管理中心,黑客会轻易的看到是什么样的运转规则在指挥着整个体系,甚至系统操作日志,都可以被轻松看到。
然后根据这些进行推演,那么这个人还会做出什么选择、什么反应,便会了然在心,假如这个人没有从背后那个脚本里跳脱出来,那么这个推演就很可怕了。
这样一来,我们的命就很容易被算准了——这在易经里叫“入卦”。
人生看起来是由我们自己主宰,我们选择了这样一份工作,选择了我们心怡的爱人,或者是日常生活中选择了我们合口的饭菜。
包括很多所谓遗传性疾病,也是很多家族,很多代人形成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作息时间,沟通模式,交往模式,等等等等的不断重复,积累,影响……
其实这些选择有很多是被限制的选择,被结界的选择,被模式化了的选择。
我们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出生时间,生在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没有选择的会被烙上深深的时代烙印。时代会界定我们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等各种模式。很多的看不惯、不习惯,你细细的想来可能就是你出生的那个时代桎梏着你。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只是习惯性的活在时代的背影里。这些从小以来便开始学习的东西,逐渐构建了我们的价值判断体系,构建了我们的行为模式、生活习惯,这在《易经》称为“先天”。
更有甚者,时代的结界还会影响到我们的舌头,我们的身体与脾胃。比如有一次碰见一个人说他喜欢把猪肉放腊了,有点粘了,拉了丝才吃,为什么呢?他小时候物质匮乏,吃不上好肉,认定了哪怕是一个坏的味道,就沉迷其中了。所以现在好多奶粉厂商都在争夺婴儿的第一口奶。
所以,麦当劳肯德基在餐厅里建立小孩的娱乐中心,生日活动预定等等,都是在试图在最初植入你生命他们的模式,影响你的饮食偏好和味蕾初始设置……
所以孩子小的时候尽量在家里吃饭,4、5岁前常吃肯德基,孩子就容易形成自己的味觉模式,定义下来这个东西是好吃的。过一段时间不吃,就觉得怪怪的,好像缺点什么。
我们没有办法选择出生在哪座城市、哪个家庭。我们的出生环境,我们的父亲是谁,我们的母亲是谁,以及我们的左邻右舍,这些都会写入我们的人生脚本,它们都在无形之中界定着我们的认知体系。
《易经》就是透过那些瞬息万变的象——变易,帮我们找到那些背后不变的规律——不易,让我们在有生之年,有机会从前台跳到幕后,看到我们人生大戏的脚本,看看是什么主宰着我们命运,甚至是我们的一言一行……从而有机会改写我们的脚本,创造美好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