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7-16 周六 热热热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36189/64111722c053f657.jpg)
东方朔一举成名
公元前140年,16岁的刘彻当上了皇帝,下诏招纳天下方正贤良之士。天下读书人蜂拥 而至,一时竟达数千人之多,几乎挤爆了长安。刘彻令应聘者一律自写求职书,题目内容 自定,由丞相担任主考,最后报皇帝取舍。于是精英们各显神通,下笔狂书--有大书古今治道之术炫耀自已才学的;有大肆指责中央现行施政布政之缺失以示自己眼光不凡的;更有自吹自擂,自比伊尹周公,将辅助小皇帝建立不世奇功、重塑尧舜禹汤盛世的。
考试既罢,精英们想到自己即将青云直上,功名富贵已在囊中,个个把杯相贺,狂欢达旦,几乎把长安城里的美酒沽空、美女搂遍。谁知榜发下来,竟然除了一人,其余全部零分!原来试卷交上去,丞相赵绾看了,气不打一处来:天下哪有如此狂妄的小子,把俺们这些老家伙全当行尸走肉啊!你们以为世事那么简单?真是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于是汇集其他考官,统一意见,上报皇帝,说这批年轻人学的全都是商鞅、韩非、苏秦、张仪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一套,如今乃是盛世,怎能任用此等人?应该全部打发回去,一个都不能录取!刘彻听了,还不相信,把全部试卷拿来一看,还真是那么回事!刘彻皱起了眉头一怎么办?诏是自己下的,如果真的一个不取,岂不失信于天下?想了半天,觉得其中有一个写得还不那么糊涂,至少录取他一个吧。这唯一被录取的,就是史上大名鼎鼎的东方朔。
请看东方朔同学的求职书:“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拜以闻。”在这短短一百多字的求职书里,东方朔讲了自己的身世、年龄、形貌,讲了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又讲了求职的目标。细致诚实,言简意赅,尽管有点儿自吹,但并无多余废话。靠的就是这区区一百多字,东方朔成为唯一的幸运儿,从此开始青史留名的生涯。
东方朔保持了多项个人纪录:
他是第一个以东方为姓的人。据说东方朔的父亲姓张,在他出世前就死了,母亲生下他三天后也去世了。而他出生之时,东方刚亮,所以就被兄嫂命名为东方朔。
东方朔是以一种特别个性的方式让皇帝记住的。
他本来是齐地人,酷爱读书,为了有更大的发展,就兴冲冲地来到了首都长安。到了长安之后才知道,长安人才济济,想博个出人头地还需恶搞才行。于是,他决定直接给皇帝上书。他一口气用了3000个木简才把这封信写完。3000个木简是什么概念?就是公车府的两个年轻人刚好抬得起来。
于是,武帝在宫内阅读东方朔的上书,一连读了两个月才读完。我们不知道这封需要两个月才能读完的信水平如何,反正读完了信之后,汉武帝就下令任命东方朔为郎官,让他经常在皇上身边侍奉。东方朔这人很机智,经常让汉武帝高兴得傻笑不已。他最著名的段子是对下面两个词语的“考证”。
在去甘泉宫的路上,汉武帝看到了一条红色的虫子,头目牙齿耳鼻都有,随从都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武帝就让东方朔来辨认。东方朔回答:“这虫名叫‘怪哉’。从前秦朝时拘系无辜,平民百姓都愁怨不已,仰首叹息道:‘怪哉!怪哉!’百姓的叹息感动了上天,上天愤怒了,就生出了这种虫子,名叫‘怪哉'。此地必定是秦朝的监狱所在地。”武帝就叫人查对地图,果然如此。武帝又问:“那怎么除去这种虫子呢?”东方朔回答:“凡是忧愁得酒就解,故以酒浸这种虫子,它就会消亡。”武帝叫人把虫放在酒中,一会儿,虫子果然消失了。
汉武帝曾到上林苑游玩,看到了一棵好树,问东方朔是什么树。东方朔回答:“这树名‘善哉’。”汉武帝暗地里叫人给这棵树做了标记。几年后汉武帝又问东方朔这是什么树,可这次东方朔却回答:“这树名‘瞿所’。”汉武帝立即说:“东方朔欺骗我好久了。树名前后不同,这是何故?”东方朔说:“大的叫马,小的叫驹;大的叫鸡,小的叫雏;大的叫牛,小的叫犊;人小时候叫儿,长大后就叫老。这棵树过去叫它善哉,现在叫它瞿所。长少死生,万物败成,岂有定数?”
东方朔习惯于以自己奇怪的行为方式给大家惊喜。由于汉武帝时常下诏赐他御前用饭,饭后,他便把剩下的肉全都揣在怀里带走,把衣服都弄脏了。皇上屡次赐给他绸绢,他都是肩挑手提地拿走。然后,他就用这些赐来的钱 财绸绢,娶长安城中年轻漂亮的少女为妻。然而,他又是一个喜新厌旧的人,原娶来的美女他最多保持一年的兴趣,之后就再娶,因此他的钱财和精力都用在了物色小美女、迎娶大美女、抛弃老美女的功夫上,弄得同僚们半是嘲弄半是嫉妒地称呼他为“疯子”。他却反唇相讥:“笨蛋,你们没有明白我这样的人是在朝廷里隐居吗?”
他喜欢撒娇,尤其是在汉武帝的背后向汉武帝撒娇。有一天,东方朔又在为自己的满腹才华自吹自擂,公开扬言在大汉王朝,学问的前三名一定是东方、东方、东方!同僚一起发难:“你如果说苏秦、张仪水平高我们承认,因为他们偶然遇到了大国的君主,便能混个卿相。至于您,我们却不敢恭维,因为我们已经清清楚楚地看到您在朝廷里奋斗了数十年,官衔不过是个科级侍郎,这难道没有您自己的原因吗?”东方朔的回答堪称经典:“不要乱说什么张仪、苏秦的往事,时代不同了,高低都一样。周朝十分衰败,诸侯王得到士人的帮助就能强大,失掉士人的帮助只能自取灭亡,所以士人可以身居高位,子孙长享荣华。那显然是非正常年代的非正常事件。在如今正常和谐的年代,贤与不贤,凭什么来辨别呢?古书上常说:‘天下无害灾,虽有圣人,无所施其才;上下和同,虽有贤者,无所立功。’我做小官本来是极平常的事情,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呢?”
这段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打击了他人,又抬高了自己,同时还拍了朝廷的马屁。这娇撒得空前绝后,依仗自己的智力,东方朔成了隐居在朝廷中的撒娇派教主,弄得汉武帝一天不见东方朔,就会觉得哪里不舒服。面前无人撒娇岂不是空有江山?于是汉武帝也不时地给东方朔提供表演的舞台。
一天,有一只动物跑了出来,它的形状像麋鹿。汉武帝就下诏叫东方朔过来。东方朔果然不负众望,马上开始撒娇:“博学如我,怎会不知道这个东西的名字,但只有让我吃好喝好之后,我才愿意说出来。”吃饱喝足之后,东方朔又开始撒娇:“我知道某处有公田、鱼池和苇塘好几顷,只有陛下将这块公田赏赐给我,我才愿意说出来。”得到汉武帝肯定的答复后,东方朔突然大叫道:“恭喜皇上,恭喜皇上!这种动物叫‘驺乐’。它的出现,预示着不久的将来必然有人过来投降!”过了不长不短的一年多,匈奴浑邪王果然带人归降汉朝。东方朔料事真如神!
东方朔临终时规劝汉武帝说:“《诗经》上说‘飞来飞去的苍蝇,落在篱笆上面。慈祥善良的君子,不要听信谗言。’‘谗言没有止境,四方邻国不得安宁。’希望陛下远离巧言谄媚的人,斥退他们的谗言。”汉武帝感叹道:“如今回过头来看东方朔,仅仅是善于言谈吗?”过了不久,东方朔病死了。古书上说:“鸟到临死时,它的叫声特别悲哀;人到临终时,他的言语非常善良。”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东方朔是当之无愧的杰出人才,在伟大而专制的年代里,他学会了如何调节个人与社会的紧张关系,学会了如何最大限度地用知识换取物质利益,并学会了用这些东西去换取其他方面的享受。
知识就是力量,这话难道是骗我们的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