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茶初见的记忆并不美好。
我记得那是个寒冬,我与父亲一同去吃喜酒。缘由是有个亲戚家的儿子结婚,这是一件开心事。
当时的我很小,吃喜酒对我意味着的是甜甜的奶糖和五香味的瓜子,幸运的话,还有一只烤兔腿。
距离有点远,因此我们徒步走了好久的山路,走的我脱下了厚厚的棉服,只余一件毛衣。到的时候,已是又累又渴。我告诉我爸爸我好渴,想喝水了。我坐在凳子上看见爸爸从一个不知是钢还是铝的桶里接了两杯水。
待它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就是用着一个纸杯装着的,冒着热气的黄黄的水。杯底还沉着一片残叶。
喝下去是满嘴的苦涩。
从此茶在我的世界里便是这一种苦涩的存在。
家中无好茶,我父亲惯喝的茶,我说不出是什么名字。只知道是那是从我老家附近的一座茶山上摘来在自家弄的。
用一个不锈钢的盅子,抓一把茶叶。开水一冲就可以喝上一天。
一杯浓茶在他眼中的是解腻、解乏的好工具。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茶意味着的平淡如水的生活中的一味调剂。一小撮下去是满室的清香。茶虽不好喝,可这茶待沸水一冲,满溢出来的香气却使人感到格外的平和。
神农日遇七十毒,得茶而解。在之后的岁月里,茶一直都在。岁月几经更迭,饮茶的形式和习俗也多有变化。从最初的含嚼鲜叶,到之后煮煎品饮和以茶当菜,煮作羹饮,到如今的多种多样的饮茶方式。茶以其独特的魅力形成了芬芳的文化。
在我看来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个文化的符号,是一种意境。
“白茶清欢无别事”茶给我一种平静放松的感觉,好像一杯清茶在手,岁月即便徒长也觉安稳。热茶喝下去,脾胃皆被熨烫开来。选修茶文化也是因为想要多了解一点茶方面的知识。
六大茶类,在选修这门课之前我没有喝完过,日常一般都是喝点绿茶,再加点普洱而已!有时候会在亲戚朋友那里喝点铁观音。很开心能够在这门课上将每种茶都有品尝到。
上完这节课,喝完六大类之后觉得最好喝的就是白茶了。白茶的制作工艺是最自然的,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的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
给我印象最深的茶是十四周喝到的福鼎白茶——2017年的巧克力贡眉。对于白茶而言,时间越久越好。都说白茶一年是茶,三年是药,七年为宝。但相较于十五周喝到的13年的白茶,虽然13年的白茶的滋味更厚重。但17年的贡眉很是清香甜美,让人喝之觉得心情畅然。而13年的白茶有些陈味。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我就更喜欢17年的那款巧克力贡眉。
上完课,我拿了一块茶回去与室友尝。室友喝了之后很惊喜的告诉我这个茶很甜,以前从来没喝过这种甜甜的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