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在输入隔离点值班的同志快“疯”了。
春风和煦,赏花、送温暖、田地里寻摸野物等诸事宜。
早起赶市,才开市没有几天(3月18日始)。
头几天因为晚去没大看到新鲜蔬菜。新鲜的猪肉更没有。超市和肉食门店的货多半是供货商年前贮存的,腥味大。
综上整个假期没大见荤腥,可见肠子刮不出油来。更无奈的是昨天又素炒的菜娃那表情跺脚又着急无可恋的样子。哎,为难“巧夫”!
今早如愿,又加上那个啥师傅来着?专门给我的面条菜,那就包大包。别的我也不会呀!这个可以驾轻就熟。这个天发面也快。为杜绝水皮特在面絮中加入适量油。蒸好一个个像咾咾。
看见卖新鲜春笋的,恐坏菜,还是改日吧。
这段时光,有点恣意,像一朵花,开在春风里;一片云,游荡在心里。
同样喜欢的,还有那份纵情山水、采菊东篱下的情怀。如“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汲来泉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也可一片青山入座,半潭春水烹茶……
还有乱议:美食之道是大道,这大道也非常道。问朋友:为什么我现在吃不到老味道?友回答很妙:“你想吃那时候的菜呀,那时候吃一顿,大人要忙好几天。”
这话说到点子上,单是食材,(现在无法比)对于那些志在于“尝尝味道”的人来说,这些却差不得半点。大人专门拿出时间不干别的专心吊高汤啥的,所有的付出忽略不计才衬出菜品食品的厚重和有滋有味洒脱生活质量。
“好”字是最大的认可。
翻篇……
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把最差的脾气和最糟糕的一面都给了最亲近和最爱的人,却把耐心和宽容给了陌生人。
其实真不对。
人还得过烟火日子,还是把厨房当成秘密武器,把厨事干好当成爱家人的表达方式。
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
静等“云销雨霁,彩彻区明”,他日共享“八干里水和路,八千里云和月。”
送温暖——食物给爱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