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我定了一个目标,今年写一本书,这本书早就想写了,写给我的妈妈。
一开始,我很担心自己写不下来,写什么有个大致轮廓,可是如何把想法转为文字,这个过程是一个体力活,也是一个脑力活。
这些年我看的书挺多,但是小说是屈指可数的。而我这次偏偏写一本小说,这又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纠结了一天吧,我想起了之前无数次的萌生想法,又无数次怀疑到犹豫放下,难道每次都是嘴上说说,就是落不到行动上。
于是,我咬咬牙,写就是了。先写再说,边写边想。
我把自己关在家里一天,从中午开始一口气写到半夜十二点,从第一节写到了第十节,第一天进度很快写了十节,共计1万多字。以至于第二天醒来,还觉得双手发麻,敲字敲得。
真正开始做一件事,反而觉得它没有那么难。从这一天开始,连续写了几天,陆续写完了前面的18节。
当然至今进度也是在第18节。累计写了两万多字。
故事的基本雏形搭建完毕,情节也在向前推进,可是我也发现往后更加难写了。
为什么这么说?
第一,这篇小说越写越真实,其实写到也是真实的事,写得多了,会怀疑真要写真实发生的么,还是加入一些合理的真实呢。如果全是真实事件,故事可读性和立意能达到什么高度呢。
第二,现实小说不好写,因为我没办法加入趣味性,一直是严肃的故事,它太严肃了就像一个老父亲板着脸在讲规矩一样。不过,我又很难加入有趣的笑料或者包袱,因为人物身上就没有这个属性。
第三,我想尝试跳出自己的认知世界,因为写得内容总是围绕着主人公在推进,缺少社会和时代背景,脱离开环境的故事会让人觉得陌生,而且格局也很小。
最大的苦恼是我这本书的主人公设定本来是妈妈,可是都写了十八节了,主人公还没有登场,而故事里的“我”似乎成了主角。
这本书该怎么往下写呢,我也开始思考如何把书里的人写活,把故事写饱满,把感情拉到位。
一个人很难挣到认知以外的钱,同理一个人很难写出认知以外的故事。
更打击的是我在春节读了三本小说,人家写的真好,故事情节紧凑,跌宕起伏,不到最后一刻心都跟着悬着。这差点让我弃笔逃跑,当然我告诉自己我有自己的使命在,这不是比文笔,也不是在斗文学,写是为了记录,更是为了传递一种精神,不忘初心,这很重要。
下周三起,我将继续创作,争取完成小说的第19-30篇,并增加5万字的内容。
这本书希望能写到20万字,到50篇收尾。
在2-5月完成主体创作,5-6月校订书稿,7月新书完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