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问收获,但求耕耘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莫问收获,但求耕耘”。理想,是“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是“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是奋斗的源动力,也是奋斗的目的地。
闻一多先生在《志愿》一诗中写:“愿这腔珊瑚似的鲜血,染得成一朵无名的野花,这阵热气又化些幽香给他,好攒进些路人底心里烘着罢!”在那众声喧哗的时代,闻一多先生清醒地认识到,在奋然前行的历史轨迹上,青春、鲜血和生命是必将付出的代价。与其做凄暗现实中孤独的愤世者,不如将鲜红的热血化作这时代的养料,以推动现实向理想前进。他秉承了《红烛》中“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精神特质,情愿抛出一腔热血,为人间播撒光热。哪怕它只能染红“一朵无名的野花”,哪怕它只能发些幽香烘暖路人的心底。“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闻一多先生的这句名言贯穿并支配他的一生,他以爱国为理想,将一生投身于抗日救亡和反独裁斗争之中,在自己短暂的生命土壤上栽种了无数幽香的“无名野花”,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脾。
在这个快消费的时代,我们被“唯结果论裹挟着前进,追逐成功,崇拜金钱,却久久不知自己究竟心向何方。同学们,人之一生何其短暂,有多少人碌碌无为,终此一生;但也有人以短暂的生命,书写出鸿篇巨制。
李时珍跨越名山大川、遍览医书、采访四方,经27年完成《本草纲目》初稿,获“药圣”尊称;李大钊深入长辛店工人中,与他们交谈,与他们并肩战斗,终找到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的科学方法。同学们,立下理想,便行动起来吧!唯有在奋斗中,人的目标方能越来越明晰;唯有在奋斗中,心中的信念方能越来越坚定。
同学们,以时间为尺,我们可以度量生命的长度;以行动为锄,我们可以耕耘生命的宽度。让我们以理想为帆,以奋斗做桨,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一起驶向属于我们的远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