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我参加1000天视频演讲+写作打卡的第857天。
一个老客户找我拿以前买的产品,我说没有在做了,因为每年要有一个进货最低量,我没进货,所以全国总代被取消了。
朋友惊呼:那不是太可惜了吗?花了那么多时间,投资那么多。
其实有这种想法很正常,我也曾经因为付出了投资、时间、精力,很犹豫,纠结。
后来听一个朋友聊天,说当你吃自助餐的时候,有没有想:“钱都付了,我要多吃一点,把本给吃回来”?
明明想减肥却又很想吃薯片辣条的时候,会不会想:“买都买了,就吃这一次”?
而这些想法,全部、都是、陷阱!
“钱都付了”、“来都来了”、“买都买了”、 “看都看了”、“逛都逛了”、这些的句式,你可千万要小心了,因为它的后半句,一般都会对我们有害处。
比如说,吃自助餐,想着钱都付了,多吃点把本给吃回来。
已经付的钱,就是用投入的沉没成本,多吃点,老板会把钱还给我们吗?所以“把本给吃回来”这句话本身就是不可能的。
而如果我们已经吃饱,再多吃一点,会吃撑,导致我们吃东西的幸福感没了,而且我们的胃还难受,甚至消化不良,对我们百害而无一利。
经济学中讲,人们做决策往往是在收益大于成本时才会选择去做某件事,而“沉没成本”,顾名思义,就是已经沉下去的、捞不回来的成本。
这部分成本是你在做决策时应该忽略的,因为无论你之后选择做某件事,或者不做某件事,这部分成本都始终存在。
经济学中,很常见的决策误区就是对沉没成本耿耿于怀。
我曾经付出的那部分时间和投资已是沉没成本,是否继续从事那份事业,不影响我已经付出这部分成本的事实。
如果出于“做那么长时间了”,觉得这部分沉没成本很可惜的心态,那就可能一直被困在那件事情上。
所以尽可能不对沉没成本耿耿于怀,清晰自己要的是什么,是吃的开心,赚钱,还是成长?就能看到诗与远方,主宰自己的选择,坚定的走脚下的路。
换个角度看问题,就能给自己松绑,活得更轻松、更潇洒。事业、感情都是如此。
我是等风来不如追风去的小芬,每天学习一点点,成为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