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的烽火在中国大地上持续燃烧,四川这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其实也承受着战争的压力,大批难民的涌入即带来短暂的繁华但是随之而来的衣食住行压力让本地的老百姓也艰难度日,郭纡青借着袍哥身份的庇护维持着布店的经营。
随着日军不断的深入中国腹地,战争的脚步也越来越缓慢,经过一番激战武汉宜昌终于失守,四川的东边门户基本打开,只有湍急长江三峡的流水阻挡日军的步伐,万县这个曾经的川东门户现在也成为抗日的前线城市。抗战爆发不久,苏联援华航空队就进驻四川,在武汉会战中和日本军队空中激战,大多数出击苏联援华航空队的飞机和来犯的日本飞机都是以长江为参照物,一时间万县上空常常可见东西对进飞机驶过。1939年10月苏联援华航空队库里申科大队长正是在湖北上空与日机激战飞机被击中,在返航途中坠落在万县的江面上,机组其他成员都逃出机舱成功获救,只有库里申科未能逃生出来不幸牺牲在中国。在母亲的回忆里面,当地的百姓把库里申科救上岸还有呼吸,只是绝大多数人从未见过穿军装的洋人,不知道这是日本人还是其他外国人,等到地方上来人救治的时候已经晚了。当然这些也许只是民间的一些杜撰而已,不过后来万县政府特地在西山公园安葬库里申科的遗骸,后来在八、九十年代库里申科终于回归故里,现在西山公园还留下纪念碑。
战争的残酷是今天大多数人未曾体会过的。为了瓦解中国人民的抗战决心,日军开始对当时国民政府陪都重庆开始轰炸,整个轰炸持续了5年之久。汉口宜昌的日本飞机沿长江西进,在重庆一番狂轰滥炸之后再沿长江返回机场。雾都重庆不是随便说说的,多雾的重庆常常让日本飞机找不到轰炸目标只好返航,万县正处于宜昌和重庆之间,当年的飞机是不能带着炸弹降落的,所以必须把炸弹投下才能降落,此刻的万县便成为重庆之外备选,西山公园的钟楼便成为投弹的标靶。万县常常在重庆北炸之后也被轰炸。
海容六岁开始上小学了,这一天下午,万县太白岩上的防空灯笼突然挂起红球,一大队日本飞机低空飞过,整个万县都动了起来,人们知道,过不了多久返航的日本飞机有可能会来轰炸了,郭纡青一家也急急忙忙出去躲飞机,三娘何姨娘把一些财物装进背篓,抱着海侨牵着海寿赶去太白岩下的防空洞,所谓的防空洞其实就是岩壁上的山洞,后来经人挖掘扩大成为避难场所,最大的可以躲几百人,还有些小的洞子也可以躲进去几十人,整个万县北边的山崖下基本成为躲飞机的场所了,沿江的码头街道成为飞机轰炸的目标。不一会海英也急急跑了回来,只是刚刚上学的海容还不见踪影。信号已经三颗红球了,说明返航日本飞机就要来了。郭纡青终于沉不住气,他冲出山洞跑向海容念书的小学,快倒学校的时候看见海容正不紧不慢的往家走。郭纡青有些气坏了,冲上前先是给海容屁股上一阵巴掌,接着拉着她疾步快跑,希望就近找个防空洞躲一下。飞机来了,炸弹也来了,沉闷的爆炸声在耳畔响起,也看见房屋在一阵黑烟中倒坍。郭纡青拖着海容终于跑进一个洞子里面,洞里的妇女七嘴八舌的说这个女娃胆子太大,飞机扔炸弹还在外面跑,没给炸死也是幸运。
轰炸终于结束,防空信号也挂起白球,郭纡青带着海容赶紧去和家人汇合,一家老小担惊受怕的又度过了一天。海容对于战争的记忆没有上海街头遭遇日军机枪扫射,也没有南京下关码头人山人海的难民潮,她深深刻印在脑海的就是小时候躲飞机的恐怖经历。多年后母亲常常回忆这一段,她是家里老二又是个女孩,既没有海英大姐大的强势,也没有下面两个弟弟的得宠,好像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只是那么一天,父亲冒着飞机轰炸的风险跑去找她,才感受到父亲对自己的爱。母亲说她第一次看见非正常死亡的就是那次躲飞机的经历,他们躲在一个小洞子里面,离城市街道比较近,当警报解除和父亲一起出去的时候,在街上看到被炸弹炸死的人,黑黢黢的一团蜷缩在地上,看不到流血也看不到伤口,就那么躺在地上,边上是被炸毁的房屋,还冒着黑烟。母亲回忆时很平淡,只是不知道当时她幼小的心灵是否受到极大的冲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