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孩子说她的父母总是说自己的爷爷奶奶偏心,更偏向自己的叔叔。她说,自己的爸爸妈妈也偏心,偏向自己的弟弟。
她说她想不明白的是,自己的父母明明知道他们的父母偏心让自己心里很不舒服,为什么自己身为父母也偏心。既然,自己也偏心了,为什么不能够接受父母偏心呢?
这个偏心,没有说具体的指什么,多数的时候可能是一种感觉。当然,多数的时候,是能够举出许多琐碎的例子。比如,在谁的身上花的钱更多,对谁的态度更好,生活里如何不同的关照。
说了一些例子之后,她说,当不面对父母同时对待自己和弟弟的时候,是能够想得开的。可是,当共同相处看到那些不同,心里就会很不舒服。
多子女家庭,父母的爱如何能够平均地给予每一个孩子,也许本身就是一个难题。生活中,听到很多的父母都在说,一碗水端平。而其实,之所以强调一碗水端平,往往是因为做不到一碗水端平。就象总是会说抱养的孩子跟亲的一样,恰恰是因为不是亲的,所以才特别强调像亲的一样。
这种无意识的表达,就像平日里所说的欲盖弥彰。
经常说,人越表达什么,越秀什么,说是什么越匮乏。贫穷者晒好物,没感情的夫妻晒幸福,无知者装学识,贪婪者装清廉、、、都基本上是一个套路。人本能地会掩盖自己的缺点,甚至有时候这缺点本不真的是缺点,只是自己不能接纳的部分,也总是被按缺点对待。
人的认知里,有一个“应该”的自己,和一个真实的自己。真实的自己,很自然地就呈现了,那么“应该”成为的那个自己,就靠包装了。表达和展示,是包装的一种重要方式。
父母对孩子也是一样,自己心里更偏重哪一个孩子,心里都是知道的。但是,又找不到一个能够支持自己区别对待的理由,所以无法承认自己是偏心的父母。当然,也或许有着老年后是否会被孩子区别对待的顾虑,不敢承认自己确实无法做到对孩子的爱平分。
被忽略的那个孩子,会不断地找答案,想知道自己为什么不是父母重视的那一个。很多原因可以被深挖出来,重男轻女,不够聪明,不讨喜,长得不好看等等。然后会用去非常多的时间,从不同的角度反复求证这些推理到底对不对。
有时候觉得是,有时候又觉得不是,是与不是的过程,一直在做一件事:强调了“我究竟还是不够好。”
这个求证的过程,就象一个无底的黑洞一样,吸干了自己的自信心。人若没有父母之爱的支撑,就象生命没有底色一样,形单影只。无助而孤独。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是被宠爱的那个,觉得那个孩子就是人人羡慕的幸运星。
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父母偏爱的孩子,往往没有其他孩子更孝顺、更有“出息”。TA们在过多的关注、替代和包办的呵护之下,就像是被剪断双翅的小鸟一样,只能依偎在父母的怀抱里。别人看起来的温暖,却是TA们无法律寻找自由天空的桎梏。
偏心对待之下的孩子,意外地都陷入了自我否定的模式。一个被外在的确认感否定,一个被自我的能力缺失否定。换句话说,“偏心”的结果,人人都是无辜的受害者,包括父母和每一个孩子。
身为父母,不能因为拥有生物学身份而心安理得。将一个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应当是一个深思熟虑的结果。当然,爱这件事,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无法强求。身为父母,需要修得的智慧,是能够面对自己无法做到完美的现实。
对一个孩子忽略,对哪个孩子更爱一点,正视和承认它,这比刻意掩饰带来的伤害,要小得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