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前一阵爸爸问过你一个问题,人是应该自私还是无私?你毫不犹豫的回答我,当然是无私啦。我当时怔了一下,也不知该怎么回答你,我知道你很可能是从学校学来的,也不能说你回答的不正确,但这其实涉及一个根本性的价值观念,没有那么简单,我还是非常担心你的理解上出现偏差,现在的学校品德教育实在让人难以放心,其实你们学校的具体情况我也不是很清楚,但至少爸爸小时候就深受其害,比如那个时候我们讲究学雷锋,我记得有句话叫“豪不利己,专门利人”。其实长大才明白,这是非常有问题的一句话,我不知道你所说的无私是不是这个意思,所以爸爸想在这里把这个道理给你讲透。
咱们先不说无私,从自我说起,什么是自我?其实简单说一个人所有出于天性的而非功利性时展现出来的个人特有的思想情感喜好等,比如你喜欢吃烧茄子,喜欢画画,性格比较文静等等,这就是自我,也可以叫个性。爸爸认为,人是必须要有自我的,我们之所以是我们自己,自我是我们区别与他人的标签,我们生活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找到自己独特的地方或者说特长,活出自我,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爸爸在前面讲学习的意义的时候说的第三点意义,和这里活出自我的含义是一致的。
那么无私,顾名思义,就是以集体或国家为中心,完全没有自己。说到这儿,你可能首先联想到的是电视剧里的革命战争年代的英雄人物,你们所熟知的比如董存瑞、黄继光等等,确实,他们经常为了国家利益奋不顾身,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当然算是无私的。不过,事实上,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人,只是在那个民族危亡的年代,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得不舍弃自我,成全大义。总之爸爸想说的是,无私并不等于没有自我,战争年代的英雄人物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人物,而且他们即使完全牺牲自我甚至生命,也是特殊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极小概率的事件。
对于我们和平年代的普通人而言,无私的含义更多的其实是我们做人做事要有点大局精神,具体来说,就是我们在表现自我,或者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时候,首先要考虑一下周围人的感受,集体的纪律和社会的法律公德,而不是仅仅以自己为中心去考虑问题;另外爸爸在前面也说过,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里的无私,实际上和我说的德是一个意思;所以,自我和无私两者并不矛盾,而且还是完全可以和谐统一、相辅相成的,绝对不是让你去完全失去自我,取悦他人和集体,去做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
相反,也不能走到无私的另一个极端:自私(注意,不是自我),完全以自己为中心,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有一天你妈妈身体不舒服,又该到了吃饭时间了,你如果不考虑妈妈的感受,还吵着要让妈妈做什么好吃的东西,就是以个人为中心,自私;如果你能替妈妈考虑,还能想办法为她分担点劳动,比如摘菜、洗碗等,这就是无私,有道德了,而且你进一步想想,妈妈如果病倒了,你以后生活没人照顾,不也跟着遭殃吗。
我记得刚上高中的时候,学校出早操,一个同学经常不去,老师问他原因,他说我不愿意,这也是很典型的自私,以个人为中心考虑问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生活在社会和集体之中,是必须首先遵守一些共同的纪律的,在这个前提下,再谈个人的想法;若每一个人都随心所欲, 任意妄为,你可以设想一下,是不是学校会非常混乱,结果反而导致大家都无法正常学习呢。
以上就是爸爸想给你讲的,希望你能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当然即使你现在明白了这些道理,将来在现实生活当中面临具体问题,仍会存在许多困惑,但现实问题难就难在这里了,这就要靠自己的智慧去解决了,总是有办法的。再进一步讲,其实尽力找到自我和无私的最佳结合点,或者说实现个人和他人、集体及社会的互利共赢,也是我们每个人最有意义的日常工作。
网友评论